1、交代的事情,没有下文,怎么办?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P-D-C-A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 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 它的本质,就是给任何事情扣上闭环,有开始就必须有结束,避免石沉大海,做到: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你知道了PDCA循环。但是,你做到了吗? 你把目标分解成任务,把任务分配给员工。 任务结束后,你对结果不满意。你说打个分吧。 满分1分,你只打了0.3分,但员工给自己打了0.9分。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大家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差别这么大呢? 这是因为,大家对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标准认识不统一。
怎么办? 一个“方法”:SMART原则。 SMART原则,是一套制定目标的原则。 S-M-A-R-T这5个字母,代表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和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它的本质,是砍掉模棱两可,砍掉标准争议,砍掉不切实际,砍掉无关目标,砍掉无限拖延,让目标从“一千个人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变成同一个。 你知道了SMART原则。 但是,你做到了吗? 你特别想自律,也特别想借助“他律”的方法,把最后期限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段一段地冲刺马拉松,但你和你的团队,总是与自己的懒惰握手言和。 怎么办?还有一个“方法”:Scrum方法。 Scrum方法,就是由三个角色(产品负责人,Scrum专家,团队成员)、四个仪式(冲刺计划会,每日站会,冲刺评审会,冲刺回顾会)和三个物件(产品积压,冲刺积压,燃尽图)组成的一套项目管理方法。 它的本质,是把一次漫长的长跑,分割成一段段全力以赴的冲刺,通过流程提高效率。你知道了Scrum方法。 但是,你做到了吗?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管理方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PDCA循环,SMART原则,Scrum方法…… 但是,你是不是深受触动之后,到今天都没有行动呢?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懂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会那么多方法,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跟头,却依然做不好一件事呢? 到底如何做,才能成长得更快一点? 答案是:不断复盘。 只有不断复盘,才会不断进步。 你想要达成任何目标,都需要不断复盘。
2、怎么复盘呢?
复盘,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上周的行为,做三件事: 继续做(Continue doing)、 停止做(Stop doing)、 开始做(Start to do)。什么是“继续做”?
上周,经过平常很少交流的几位员工的座位。问了问他们工作的情况,以及需要什么帮助。员工很受鼓舞。嗯,这件事以后要“继续做”。因为这既能帮自己了解一线情况,也给员工鼓励。 什么是“停止做”? 上周,月度经营分析会开了4个小时。几个观点来来回回,吵作一团。以后,不按照“六顶思考帽”方法开的讨论会,要“停止做”。因为这既浪费大家的时间,也很难得出有效结论。 什么是“开始做”? 上周,我发现几个员工很有潜力,但是没有被放在重要的岗位上锻炼。这是个严重的问题。要通知人力资源部,“开始做”高级潜力员工计划,用有挑战的工作和刻意培养,留住优秀员工。 这就是继续做,停止做,和开始做。 这就是复盘。 一年有52周。 如果你能坚持每周复盘,面朝目标,重新调整路线的机会。 每周逼近自己想要的未来。
3、复盘,就是从即将结束的项目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
格式不重要,检视很重要。 但如果你实在没有格式,就可以用我在前面建议的: 继续做(Continue doing)、停止做(Stop doing)、开始做(Start to do)。 检视完之后呢?计划。 计划,不用长篇大论。只需要写接下来的一周,你觉得一定要做的事情。 每周日(或者周一早点到办公室),给自己留30分钟,列个计划。 每走一段路,看看离目标是越来越近,还是渐行渐远? 所有计划,都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只有行动可以改变结果。 除了周计划,在每个季度结束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季度复盘”。 这就和上市公司的季报一样,慎重回顾,不断进步。 想要达成任何目标,都需要不断复盘。 人最大的进步,来自于日常工作的复盘总结、计划、开放的心态。 没有复盘,人就会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重复的犯错,没有经验积累。只有不断复盘,你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