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镇位于武山县西部,距离县城15公里,310国道、陇海铁路、连霍高速贯穿东西,武漳公路与通村公路纵横交错,渭河、漳河和榜沙河相汇成川,素有“武城东障,扼秦陇咽喉,自古兵家重镇;渭水中流,踞丝路要隘,历来商贸通衢”之称,是全县“一线六圈”全域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费山曙光、石碑缅怀、陇右建政等红色文化景点和狼屲遗址、广武瞰渭、红山古堡、高山平湖、盘古渔村等人文自然景观荟萃成鸳鸯八景。
渭河强渡、红色鸳鸯。1935年9月26日拂晓,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在鸳鸯强渡渭河北上,于当晚宿营费家山。据考证,毛泽东著名的《七律·长征》就成篇于费家山。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进驻鸳鸯,开展革命活动40多天,在颉门村建立了天水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红色政权—武山县苏维埃政府。
城乡振兴,画卷舒展。鸳鸯镇围绕特色优势兴一产,按照“六抓六化六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和“2+5+N”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形成鸳鸯镇“南果、川菜、西北药”的特色农业产业结构,李山花椒、鸳鸯豆腐、焦寺粉条、盘古樱桃、盘古南瓜、丁门洋葱、费山中药材、大林土蜂蜜、榜沙河蔬菜等已成为鸳鸯新名片和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卡。坚持外引内联强二产,严格落实“十要十严禁”要求,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以“强工业”为契机,依托鸳鸯人力资源充足、电力资源便捷、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等优势,积极推进鸳鸯马力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鸳鸯工业发展。用好外力内力活三产,按照“11711”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精心打造红色文旅品牌。坚持系统规划,分步实施“一核”(红军长征主题公园)、“两线”(红一、四方面军长征路)、“六节点”(费家山红军长征教育基地、费家山红军长征主题广场、费家山红军堡、红一方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武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丁门村红军长征宿营地)等红色项目,持续推进鸳鸯红色文化小镇建设,以文促旅、以旅活商。
“长征奠红基,改地换天,迎来和谐盛世;勤政谋发展,励精图治,共建幸福家园”。昨天,红军在鸳鸯留下战斗足迹,撒下革命火种,开创出新天地;今天,鸳鸯广大干部群众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争创着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