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冬菜包子、豌豆黄,喝上一杯茉莉花茶,读一读红色文化名人书籍、传记……国庆假期内,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革命旧址内,游客一边品食经典茶点,一边沉浸式体验中国早期进步人士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活动场景。“‘来今雨轩’始建于1915年,是北京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名流雅集之地。以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常聚于此。”90后讲解员苏然,正在此给三个家庭讲解“少年中国学会”和“文学研究会”两个专题展览。
去年6月1日,来今雨轩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正式对外开放。这一年多来,中山公园通过空间、场景、氛围的还原,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来今雨轩茶社,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已经有8年讲解员工作经验的苏然,为了让“红色经典”更加生动形象,本不是科班出身的她,通过不断的学习,现在已经成了经验丰富的师傅。“讲解的功夫不在讲,而在答。因为有些观众的提问是超纲的,不在讲解词里,回答起来才是考验。”苏然告诉北青报记者,刚成为讲解员的时候,她都会跟着自己的师傅班长,记录下观众的提问,下班后查阅文献资料,久而久之,记录的内容已经成册。
到“来今雨轩”革命旧址游览的,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其中9-14岁的孩子最多。为了让自己的讲解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苏然和同事们根据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语文、历史、政治有关的内容,将老舍、朱自清等人的文章找出来,并在讲解时对学生们“提问”,增加互动的次数。
“很多孩子在听到我提问讲解的内容时,都特别积极主动,因为他们发现这些是自己书本上学过的知识,就会主动展示自己。”苏然说,自己不仅是讲解,更要做个“老师”,让这些红色经典传承下去。“我不会仅单独介绍每个人物,而是把当时历史中的人物进行串联,让孩子们更有‘沉浸式’的感受。”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中山公园设计了孩子们喜欢的文创贴纸,贴纸中融入了新青年、冬菜包子、来今雨轩茶文化、中国梦、不忘初心等诸多红色元素,整体风格活泼,颜色鲜艳,她将这些“教具”当作小礼品发给大家,让同学们把红色文化带回家,作为讲解的课程延伸。
来今雨轩开放初期至今,讲解预约几乎天天约满,甚至还有加场。去年,来今雨轩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此,中山公园开设了暑期青少年专场——“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红色精品课堂活动。苏然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红色精品课,在内容设计上,融入更多有意义、有趣味、有启发的互动活动,捕捉青少年的兴趣点,创新讲解模式,把单纯的“输出式讲解”,转变为通过讲党史故事、解读文学作品、提问互动、经典诵读等方式,让孩子们领会百年茶社的红色文化。
“针对由于展区面积小、疫情期间参观人数管控等原因无法容纳大批学生同时参观等问题,我们以录制讲解视频、云上直播等多种方式向中小学生传播好中山公园的红色文化。”苏然说。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