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厌倦,霓虹闪烁的气氛,周末,寻一处幽静深邃之地,静听历史的车轮滚滚,感悟人生的沧海一粟,何其悠然自得。
摄影:周飞它隐匿500余年
它是一座宫殿式古建筑群
它有“三十六院七十二门”
它享有“中国西部小故宫”之称
鲁土司衙门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城西南六十五公里的连城。公元1368年,明军大破元大都,成吉思汗第六子阔烈坚的玄孙安定王脱欢兵败流落河西。两年后,脱欢率部降明,明廷封其为土司,世袭罔替。后来三世土司失伽随驾征战有功,明成祖赐姓为“鲁”,从此开始称为鲁土司。鲁土司家族共传十九世,统治历时562年,雄踞河西,世守地方,保境安民。
摄影:周飞 摄影:周飞鲁土司衙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十五世鲁纪勋又做了大型修建,现存建筑为工部营造法式建造,均系砖木石结构,衙门旧址由衙门、妙因寺、官园三部分组成。
鲁土司衙门坐北向南而建,在中轴线上一进数院,利用地理地基,使建筑依次抬高,造成数门直线贯通,院落相连越进越高,烘托出衙门的高大雄伟和威严之势,颇有王候气魄,故得"小故宫"之称。
土司制度是封建官僚制度和少数民族酋长制度相结合的民族自治制度。一般是分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的土官,由他来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并效忠于中央王朝,有进贡、保边、服从朝廷征调等责任和义务。 满清入主中原后,雍正帝曾对西南的叛乱土司施行归土改流,废除了世袭土司身份,其辖地复归流官治理。鲁土司安分守己,被保留了下来。牌楼正中,清嘉庆帝御笔赐书“世笃忠诚”。 为了排水顺利,衙门院落布局从南到北,一院比一院高,北面的祖先堂高出前广场四米有余。院内下水道有明有暗,排水功能顺畅却不见排水口,衙门各院的雨水最终排往何处,至今是未解之谜。 鲁土司家族人才辈出,英勇善战,为封建王朝所倚重。明万历二十八年,八世土司鲁光祖官居南京大校场总理提督,管右军都督府事。为纪念他,其后人将鲁土司衙门的第二道门命名为“提督军门”。 土司在辖地享有绝对的权力,提督军门两侧分立“生”“绝”二门。生门供平时进出,绝门上书:“不改恶行终向绝,能持善念转逢生。”是被处以死刑者离开衙门的通道。 明洪武年间,河西达官戳只叛乱。一世土司夫人马氏主动请缨,以一人之力智擒叛首。为了表彰马氏的功绩,洪武十一年,明政府敕建效忠楼。 清仁宗嘉庆元年,十五世土司鲁纪勋带领土兵300人奉命镇压四川、湖北白莲教起义,作战英勇,屡立战功,被特许赴热河参加嘉庆皇帝60寿辰庆典,在太和殿受到皇帝赐宴和赐予龙袍的殊荣。金丝龙袍堪称国之瑰宝。1995年经甘肃省文物专家委员会鉴定,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关于这里的史话与传说
石狮食肉历来石雕狮子多被置放在皇家、官宦、署衙门前用作辟邪镇宅之物。旧时鲁土司衙门前有一对体型彪悍、神态威严的红砂岩质石狮子。据说过去百姓提肉经衙门口走过,接连发生短斤少两的怪事,人们便将其归结于卖肉的屠户,屠户们大喊冤枉,觉得此事蹊跷。一天,有个张屠夫为东家送肉时,绕道南街而走,说也奇怪,他的肉一两也没少,屠夫猜测可能是石狮子在作怪。经高人指点,晚上他烧了一铁勺清油,趁土司家丁不备,悄悄灌入两个石狮子口中。从此,张屠夫和百姓的肉再也一两不少了,石狮子失去灵性,不再吃肉了。
鲁门节女四世土司鲁鉴之女,知书达理、天生丽质,幼年许配甘州(今甘肃张掖)守备毛浚为妻。明武宗选妃,听闻鲁女姿色,遂传太监赵嶙携带丰厚聘礼,前来庄浪迎娶。然而姑娘坚决不从,赵嶙不听,严词催逼,姑娘为保全尊严,自毁花容,赵嶙最终扫兴而归。此后姑娘饮恨成疾,不治而死。守节之举,传于一时,被许多达官文人作诗赞誉,曾有诗一首:“帝庞銮舆嫔淑贤,幽贞原自惜芳年。只知图报唯一死,岂望吹嘘送上天。画阁香消春寂寂,夜台露冷月娟娟。临风莫赋箜篌调,千载教人思黯然。”
她面对强加于自己的凌辱,进行了殊死的抗争,演出了一幕惨烈而壮美的悲剧,至今思之,令人痛惜!
“陨石”的传说鲁土司后花园有一巨石,移置年代无考,老百姓称“流星石”,近年来又称为“陨石”,至于是否真正的陨石,有待考证。“陨石”上部有一隆起,似人鼻,鼻下有一片白色,似鼻涕流出,故又被称为“拖鼻子石”。相传在六世土司鲁经出生时此石从天而降。当时,空中通红,一火球轰然落地,是为天降祥瑞,众人称奇。后鲁经身经百战,神勇无比,名垂青史,是鲁土司辉煌历史的开拓者。自此,陨石被尊为神石,受历代土司崇奉。据传,触摸此石可时来运转、福禄双至。
从元朝的宗亲重臣
到明清两代西北地区世袭的土司
随着1951年鲁承基
以不法地主身份被判处死刑
这个靠军功起家的显赫家族
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来源:兰州旅游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