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放眼全球,对大多数国家而言,首都可谓是自身颜面,其繁荣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一般来说,各国都会将首都作为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力发展,而且有些详细完善的整体规划。然而印度首都却是个例外,一道“德里门”(又称印度门)硬生生将首都德里分为两半,一边是繁荣宽阔的街区,一边却是狭窄拥挤的贫民窟,泾渭分明宛如两个世界一般。
德里临近亚穆纳河西岸,总面积约1484平方公里。根据联合国统计,德里人口已达到2500万之多,是印度国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位居世界第二(人口最多的城市为日本东京)。德里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莫卧儿帝国统治者沙贾汗登基后,下令将首都从阿格拉迁移到德里,将其命名为“沙贾汗纳巴德”。经过为期十年的大力发展,德里城(即旧德里)已基本成型。至于新德里的修建,则要从英国殖民印度说起。
公元1600年12月3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将皇家许可证授予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给予其在印度贸易的特权。此后,东印度公司逐渐在印度扎根并不断扩张,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已基本控制印度各地并分而治之。公元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后,莫卧儿王朝皇帝基本沦为傀儡,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公元1959年,英国为加强统治,将“英属印度”首都从德里迁至加尔各答。1912年,英国驻印度总督将首都迁回德里,并命人在德里城以南修建新城,这便是新德里。
从1931年迁都新德里后,这里就一直是印度首都,哪怕印度获得独立后也没有再迁都。经过多年发展,新德里已成为印度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新德里城区内主要产业有IT、电信、金融、媒体、餐饮住宿、旅游业等。说起来,新德里之所以能够承载如此多的市民和大量外国游客,城市设计者功不可没。新德里为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市区以姆拉斯广场为核心,向四面八方辐射,街道十分开阔,政府、外国使馆等主要机构的建筑大气华美,使用大量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的圆柱,充满印度特色和莫卧儿王朝遗风。
反观旧德里,城区面貌与新德里比起来就如同人间地狱。首先,旧德里的环境十分糟糕,恶劣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街道本来就很狭窄,还充斥着大量单车、电车和畜力车,还有许多在街头漫步闲逛的牛、随处可见的垃圾和生活污水,恶臭笼罩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居住在旧德里的人,之所以能忍受这种环境,其实都是因为贫穷。在旧德里的贫民窟和棚户区内,因生活窘迫而产生的忧愁几乎刻在所有人的脸上。
衣衫褴褛的陶匠们,总是在街上制作陶罐,一天下来陶罐成品几乎能占满街道,可是根本卖不出去几个。散工们靠坐在墙角下,一边等待雇主一边打盹休息,妇人们则提着水壶去远处提水,每个人都过得很艰辛。只有那些不谙世事的孩童,能在玩泥巴时露出些许微笑。从位置上来说,新德里和旧德里之间并不遥远,仅有“一门之隔”,然而从生活状态来看,旧德里比新德里要落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生活品质更是“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这样巨大的反差值得世人惊叹,更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列国志: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