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中,曾经存在许多著名的建筑与景点,然而其中却有五处遗迹因为种种原因彻底消失,致使它们的样子只能存在于史书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们又会是哪些建筑遗迹?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殷墟东北四十余里处,有一处邺城遗址,其属于河北临漳县界。据史书记载称,邺城建于公元前7世纪,此时正是春秋齐桓公称霸时期,至前5世纪左右,战国魏文侯于此处建都。公元204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便将魏国都城设立在邺城,从此邺城也拉开了其政治生涯的序幕。从十六国相互攻伐到南北朝相互争斗的时间里,后赵、冉闵、前燕、东魏等国都相继在北齐建都,前后共计78年。至隋朝初年时,杨坚率兵火焚邺城,致使其成为一片废墟。
自隋之后的王朝,多数都曾沿用过邺城的名字,但此邺城非彼邺城,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一般来说,后代王朝往往会在邺城遗址附近建立城市,继而将其取名为邺城,其实真正的邺城早已经变成一堆废墟,根本无法进行重建。即使人们存在怀古的情节,复原邺城也是一项极其浪费人力物力的无用工程。
大安阁是元朝时期著名的建筑,它位于锡林郭勒盟的金莲川草原,是元上都遗址中最惹眼的一处建筑物。元上都是元朝位于蒙古地区最重要的都城,它曾经是元朝的统治中心,大元征服天下的命令也都是由此发出。大安阁是元上都的正殿,也是元代皇帝们处理朝政、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称,和烈汗在都城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宫殿,大厅与层间涂上了黄金、用各种花鸟鱼虫的图案加以装饰,堪称是美妙绝伦。
大安阁建筑的确巧夺天工,然而它最终还是毁于战火。当考古专家们发现大安阁遗址时,曾经试图对其进行复原,但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专家们难以弄清大安阁的木质结构。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也被称作是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崖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乐山大佛是一尊裸像,但历史记载却明确指出,古代的时候,大佛曾有十三层楼覆盖其上,被称作是“大佛阁”。可为何今人没有按照古代的方式重建佛阁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佛阁影响了大佛的美观性,更难以让观赏者一目了然的感受佛像之美。
将军岩画位于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该岩画整体分布于南北长22.1米、东西宽15米的小该山坡断面上,呈“V”形结构,面壁十分光滑。将军该岩画被发现于1979年,经过考古专家们的鉴定,确定其创作年代距今约有7000年左右。将军岩画之所以得名,得益于壁画中一处将军牵马的图案,图案线条流畅、表达方式细腻,凸显了古代人的艺术情趣。不过将军岩画中的一部分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考古专家推断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地质变化,甚至该因素还会影响日后的修复工作。
麦积山散花楼兴建于北周年间,在唐宋明清时均有修缮。麦积山石窟中雕像林立,是一处佛家雕塑盛景,其中一处名为“上七佛阁”的洞窟又被称作是“散花楼”。散花楼四处环山,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盆地,气流产生对流,所以能在天气晴朗无风的状况下,让花瓣与碎纸屑从栈道上洒下,花瓣纸片不但不会飘然下落,反而会冉冉上扬,形成一片美景。然而可惜的是,散花楼楼顶部分却在早年间坍塌,如今已经无法修复,无法修复的原因在于其地势的险峻,另一方面也在于石质文物毁坏的不可逆性。
对于古代遗迹,我们应该对其加以保护,真正做到关心它们、爱护它们,不让重要的文化遗产从我们的手中失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参考资料:《中国遗迹之殇》陕西出版社出版黄庭贵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