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马地墓地内,竖立着一块不起眼的墓碑,它虽不受人关注,可是墓中的主人却不一般,甚至此人还妄图建立“大明顺天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港地跑马地,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作是“黄泥涌”,也被叫做是“快活谷”,其地理位置位于港地中南部。自古以来,因其场地十分开阔,故此也被用作赛马的场所。时至今日,赛马地已然成为了众多赛马客人的天堂,此处不仅有专业的赛马设施,更有赛马的比赛偶尔举行,是一处绝佳的旅游胜地。
可是您也许并不知道,其实在跑马地这一处,还有一个特殊的地域,名为“跑马地墓地”。跑马地墓地,原本就是一个墓葬之地,是当时英国人和港地官员的专属墓葬。由于港地之前一直处于英国的统辖范围内,故此也颇受西方文化熏陶,墓地的墓碑多为欧式风格,甚至墓碑之上还矗立着雕像。不过遗憾的是,如今的跑马地墓地已经受损严重,故此,不得不对外宣布,称不再接受任何人葬于此处。
令人惊讶的是,就在香港跑马地墓地之内,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墓葬,该墓葬内的墓主人,虽然鲜为人知,但是提到他所做的大事,估计不少人都要钦佩的竖起大拇指。此人就是洪全福,一位曾经效力于太平天国的将领。洪全福又名洪和,真名为洪春魁,其一生之经历,可谓是十分传奇。年轻时的洪全福,只是一个小小的苦工,因为没有文化,故此只能给人做苦力过活。然而谁也不知道,如此一个小小的苦工,日后居然将推翻清朝,作为自己的宏愿大志。洪秀全率领贫苦农民于金田起义之后,众多贫苦的百姓便开始投身革命事业,为推翻清朝的统治而斗争。太平天国起义,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令当时的清廷元气大伤。在太平军连战连捷期间,洪全福担任军队将领,后又直接晋升为丞相,可见其本人完全称得上是智勇双全。可惜的是,因为太平军在成功之后内部腐化堕落,导致内部矛盾丛生,继而令清廷有了可乘之机,一路开始反扑。
太平天国被灭之后,洪秀全一干亲信都已被捕,唯独洪全福死里逃生。为了能够彻底摆脱清廷追杀,他甚至只身逃到了港地。不得不说,洪全福的确是福大命大,在港地生活的他,依然险象环生,最终其只能选择登船出海。在外地漂泊期间,洪全福挖过鸟粪,当过厨师,甚至还自学了七个国家的语言。直至老年时,洪全福才回到了港地。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洪全福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年老体衰而放弃斗争,反而靠着家财不断笼络人心,结合一些反清义士共襄义举。经过缜密的研究商议,洪全福最终决定,在1903年除夕夜举行起义活动,并以“革命大将军”的名义发布《反清复汉檄文》:“凡我汉人一丝一粟,皆重征税,而彼满人乃依然饱食暖衣,不耕不织……本将军鸣其不平,爱集同志,特举义旗,扶持汉裔。”。
只可惜,洪全福的起义计划还没有得到实施,便因为叛徒的泄密而宣告流产。此后,洪全福一直逃亡外地,直至1910年,才回到港地,并客死于跑马地并于此安葬。洪全福的墓只是一个平凡的墓,墓碑更是一个普通的石质墓碑,上面已经生满青苔。可谁会想到,他曾经是大明顺天国的主要建立者之一。此时可能会有不少读者因为英雄末路而哀叹,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洪全福的失败,绝对是命中注定的。为何呢?因为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大明顺天国,都是存在严重封建性质的组织,并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没有得到广大劳苦大众支持的根基之下,其前途必然也是十分渺茫的。
历史是健忘的,但也是公平的,更是不断向前行进的。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由此来看,即使是英雄,也要顺应形势,这便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参考资料:《太平天国旧事》李彦卿著河北出版社出版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