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说:“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在浙江湖州,有一种古老的职业,他们主要工作居然是“打油灰”,这是什么情况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浙江北部是我国的一块好地方,这里地处浙苏皖三省交汇处,是典型的书本图画中的江南,湖州就身处其间,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风景秀丽,春光常在。湖州的老人都说,湖州就是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出现了城邦,历史十分悠久。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如今的湖州桥路通畅,高铁的普及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自古以来,湖州最主要的交通方式都是水路,这座城市南接东苕溪上游,北濒太湖,东联大运河及黄浦江,据统计湖州现有河流、湖泊面积达496平方公里。河道纵横,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做交通工具,那就得有修船的行当,缝缝补补也是一门伟大的手艺。
船与衣服绝不相同,修船也不是穿针引线就能解决的事情,江河湖海上的船乘风破浪,很大一部分都常年浸泡在水中,按常理来说,海水对木材的侵蚀效果极强,而船板之间的缝隙,需要用油灰去补充,但油灰还是无法做到“无限期”使用,所以船只大概三年需要进行一次维修。其主要步骤还是抹油灰。
修船匠工作的全过程,仿佛就是进行是一台“手术”,第一步先用清水浸泡船体三天,随后立即抽干水分,卸掉船的桅杆和船帆,这似乎是对船只进行术前准备和消毒,接下来就要将其倒扣在岸上,用专业的铲子将船只表面积攒的青苔和绿藻刮掉,再换一把更锋利的铲子,在不破坏船体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刮掉其上附着的旧油灰,这一步对应的是术前清理。
接下来需要将船体暴晒三天,所以修船匠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工作,需要等到炎炎夏日,这样太阳这位“帮手”才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三日之后,用毛竹、蚕帘和芦席等物将船只围住,搭好荫棚,这是为了防止露水打湿船体,保证船的干燥,才能有利于接下来的打油灰。
什么是“油灰”呢?其实就是散石灰和桐油等物的混合物,制作过程十分有趣,有点像南方客家的“打糍粑”,将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在特制的石臼中,随后使用自制的木榔头反复敲打,直到石臼内出现一块胶体,打好的油灰就像橡皮泥一样,接下来,需要在油灰中掺入黄麻,进而提升油灰的“延展性”,这需要将油灰和梳成细丝的黄麻放在坚硬无比的铁板上,用一把铁槌子反复地打,直至将黄麻丝打碎,融合进油灰中。仿佛变成了葱油饼中的葱末一样。可塑性极高,粘性也很大,抹起来十分有趣,但是如果放置十几天,它就会像石头一样坚硬无比,所以需要尽快地使用它。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打油灰”环节,就是将糅合好的油灰打到船板的缝隙里去,这个过程必须要两个人才能完成,二人一个在船里,一个在船外,都手持专用的平头铲子,对着船板的缝隙,进行填实敲击,内外合力,这样才能保证将油灰涂抹的均匀和完整,只有打好了油灰,船体才不会漏水,接下来还要刷三层桐油,每刷好一层,都要暴晒一日继续下一层,刷好了桐油后,静置三日,船就可以下水,继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金属船体逐渐取代了木制船,油灰也已经逐渐退出了船运业的市场,修船匠这一职业也逐渐消失,但我们有必要记住这一历史,记住这些辛苦的劳动者,毕竟他们曾用自己的努力和手艺,为全社会明天的幸福而辛苦工作。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资料来源:1、《湖州历史文化丛书》湖州市宣传委著;杭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