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秋韵记略
(组诗)
蒋宜茂
一场绵雨把睡眼惺忪的秋
搀扶至丰都滨江路,
来往行人围观 凝视 相拥。
名山 双桂山 五鱼山
在江岸正襟危坐,
放下与壬寅酷暑的纠纷,
一边护佑自己的子孙,
一边梳理羽毛,各抒己见。
俯瞰昼夜涌动的大江远去,
新城喧嚣的潮汐,收入眼底,
推演最大公约数的秘籍。
五鱼山的鱼,修道未果,
改行换面,入枳江奔龙门。
半山坡的几处竹,
尚未成林,盛夏遗留出枯萎。
秋雨传递强烈信号,仍未反馈,
竹竿依旧挺立,
节骨泛黄清晰。
江面升腾起一片烟波,
追逐着双桂山 名山头顶的薄雾。
交头接耳,步履缓慢,
蹲在枝丫间不知所措,
张望打听清风的来路。
开悟重重心事,
天清牵手气朗,书写慢慢归途。
高家镇
高家镇不高,
像鹤发童颜的老者
蹲在江滨垂钓。
址于丰都东北,方斗山麓,
始于明代的集镇,
孕育出旧石器时代遗迹
与江湖的刀光剑影。
街巷狭仄,烟火浓郁,
青石板煮熟的街面,
倒映出熙熙攘攘的人群。
六百多年的积淀,
伴随三峡电站的输变,
已分类打包
沉入海拔175米下的江心。
移民绘制新镇,挺拔俊朗,
大气清秀,涌动出古驿基因,
隐掩了老镇头颅的发际线。
洁净的街巷车来人往,
商贸集市攒动的人头,
应和着广场舞的节奏。
街旁列阵的小叶榕,
枝繁叶茂,与老幼移民相融。
两岸青山与奔涌的一江碧水,
日夜映衬出新高家镇
曼妙舞动的倩影。
过琢成学校
方斗山吐出的路带,
揽住高家镇的腰。
长江袒露胸襟,
义无反顾,自顾昼夜昭彰。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战火
烧焦蒙昧捆绑的绳索。
枳江之滨,川江高家重镇,
先贤雷公琢成,兴办“琢成中学”......
脱胎长骨的“丰二中”,
意气风发,英俊挺拔。
大小栋梁穿斗的大厦,
遍布四海天涯。
“琢成中学”的根须
植入高家镇的坎坡。
三峡移民的涛声,
储存沧桑的基因。
物理变化衍生化学反应,
新建沉淀“琢成学校”。
厚重的元素与底蕴,
携手“丰二中”融为金玉良缘。
我任秋风牵引,凝视母校门庭。
一袭红花喧嚣绽放,
毕业的姿态,簇拥栅栏,
拍摄众生琢璞成玉的身心。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