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国庆假期,因为有“搜狐号观剧团”的观剧福利,文化气息一下子浓了很多,这可比宅在家里看书、做美食更加有意思。
一提京味,很多非北京的朋友会说逛故宫、爬长城、吃烤鸭。但北京人会说,最浓的京味可不在这些大景点,除了遍布城中的胡同外,就属前门那一块儿地了。
5号这天晚上,我和先生遛遛达达来到位于前门的“老舍茶馆”,感受充满北京韵味的曲艺演出。
古香古色的老舍茶馆内外都充满着老北京的气息,看门口的当日节目牌,综合曲艺,内容还挺丰富的。
迎客伙计一身蓝色长袍,肩头搭一条白“手巾”,随着一声宏亮的吆喝“里边请哪您呐”,就把我们让进了门。打开“北京健康宝”扫个码,走进来一看,京味儿更浓了。
在一楼接待厅里,有老舍茶馆的发展历史展览,这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史的缩影。
老北京的最具标志性的手工艺品——兔儿爷纸扎灯笼,威武地立在大堂里。
二楼 “浓缩中的老北京”泥人展展现着市井百态,惟妙惟肖的表情和动作仿佛将观者带入了那个年代,一起喜、一起乐,一起感受生活的艰辛与喜悦。
老舍茶馆位于三层,楼梯两侧及休息室各处空墙上,张贴着国内外领导人和各界名人来此的影像资料,这里,不仅是京城百姓休闲娱乐、感受京腔京味的文化场所,更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舞台。
八仙桌椅、大红灯笼,热烈的氛围让人有过年般的感觉。
无限续水的茉莉花茶、精致的豌豆黄、芸豆京糕、开心果,是茶馆nei个味了。
90分钟的节目让人应接不睱,不论是老当益壮的老艺术家,还是年富力强的青年演员,带给了我们一场视觉和听觉饕餮。
身姿轻盈的姑娘们,用精湛的转碟技艺赢得了一阵阵鼓声。
北京琴书,一下子让我回到了童年时在树下乘凉、游戏的美好时光。
抖空竹的小哥哥,让一个、两个、三个空竹如魔幻般在身体周围翻飞,它掀起了今晚第一个小高潮。
光与影结合的手影表演,又让全场观众跟着一起嗨。
古彩花戏也就是“变戏法”,虽然老艺术家强调这是“骗人的”,但还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两名观众上台参与更让人觉得魔术真是“深不可测”。
俊男靓女表演的“长嘴壶”不单单是倒茶水这么简单,这更是一场舞蹈与杂技的结合,优美的身姿和倒茶技术让人赞为观止。
带有相声味道的“百年跤场”,让观众领略了传统摔跤的不易和其中的门道。
双簧表演让人忍俊不止。
老艺人的“巧耍花坛”,大小两个坛子轻巧地在手臂和头顶翻转,让人对“练家子”一个劲鼓掌叫好。
川剧“变脸”虽然不是京味艺术,但其华丽的服饰、热闹的乐曲,矫健的身姿,奇妙的变脸,引来阵阵喝彩。演员走到观众中间表演,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将本场热闹的氛围拉升到最高潮。
国庆节,不只是全家聚餐吃烤鸭、涮火锅,逛博物馆、听戏、看剧、看曲艺也是老百姓喜欢的家庭活动。即使外地的朋友来北京,到老舍茶馆看曲艺、听相声,更能感受到京腔就韵的魅力。
散场后,和先生绕道正阳门往家走,流光溢彩的古建筑又让人感受到新北京的灵动,这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让人不由得更加喜爱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