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辰台,位于古宛城西南角,知府衙门的东面。这里本是明代郾城王孙朱宙槙的宅邸,也是南阳唯一一处古代报时设施。作为过去老南阳的至高点,登台可俯瞰全城。
明代的民权街叫郾城府街,因街北端的明藩郾城王府而得名。明嘉靖年间,由镇国将军以古钟楼改建,又刻匾额为“拱辰望云”,喻四方归附之意。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然民众不解“拱辰”之意,谐音便称为“鬼神台”。
据光绪《新修南阳县志》记载:“又刻镇国将军自撰狄梁公望云瞻怅赋及出师陈情表,皆镇国将军自书。”
此二表感人肺腑,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依明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亲王诸子封郡王,郡王诸子授镇国将军。郾城王应为唐庄王朱芝址的庶四子,此镇国将军应是郾城王之子。
鼓楼最早起源于汉代,当时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然而最早的拱辰台,只是敲鼓报时。
平日报时,行使的仍是鼓楼的功能;遇到匪盗则急鼓如雨,向全城军民报警。一旦发现水灾、火灾,便连击数十次,向人们示警。
1690年,知县纪之健改建为文昌阁,供文昌帝君于台上,然而民间依然俗称“打钟台”。
光绪年间,南阳总兵谢老道将镇台衙门的一尊铁炮运至拱辰台,作为定辰炮,管炮的人叫司辰。每天按明、午、晚三个时辰点放,炮声响彻云霄,传及全城。静街炮多在晚上10点以后,街上行人要归宿,更夫开始鸣锣起更。
1951年,曾在拱辰台上悬挂一口同治年间铸造的大铁钟,每小时向全城报时一次。从早上6点开始,直到晚上8点钟,是陪伴无数南阳人长大的专属回忆。
拱辰台现存的高台,用大型城砖砌筑,应为明清维修时用城砖修筑。台高约10米,东西宽17米,南北长16米。东南角有台阶可拾级而上,顶有硬山顶瓦房三间。
据居住在此的老南阳回忆,过去的拱辰台上方,自东向西分别为一间供奉铜祖师像的祖师庙、一间敲钟人住的草房以及一间斋公的灶棚。西南角则有一个三四米高的木头架子,挂着报时钟,即基督教福音堂里的大钟。
听说国党溃败前,曾在拱辰台上开会,让老百姓推举保长。没人愿为青天白日旗卖命,便硬推一位崔姓当保长。这人便以死明志,从拱辰台东面跳了下去。
拱辰台,作为南阳遗存不多的高台遗存,更是影响最为深广的历史建筑。过去百姓的日常作息,全靠钟楼按时撞钟。后来,南阳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嘈杂,便没有人在乎钟声的存在了。
光阴荏苒,拱辰台不再是宛城的制高点,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那曾划破南阳晴空的嘹亮鼓声,不知于何时就悄然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