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成都第一步,我们首先认识的是北站。”
10月11日一早,83岁的朱寿祥就和老伴儿杨立英出发了。刚到9点,他们就到达了成都西站地铁站,下了地铁,跟着站内指示图,很快便抵达成都西站站前广场,二人搀扶着在广场周边四处转悠,仿佛是要把整个西站的轮廓都印在脑海中。
1952年7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成都站(火车北站)正式投入运营,作为新中国首批投用的车站,火车北站已屹立70载。
在火车北站投运13年后,来自他乡的朱寿祥与妻子杨立英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也是从这里踏上了成都的土地,一待就是57年。
▲朱寿祥和杨立英来到成都西站
来成都57年,他们与北站一样“资格”
10月11日起,火车北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进行扩能改造施工,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和公众“见面”。得知这个消息,朱寿祥和老伴心中有诸多不舍,“因为来成都,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它。”
1965年,来自安徽的朱寿祥与来自山东的妻子杨立英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成都从事医务工作,一待就是57年,如今他们的儿子、孙子都在成都扎根发展,这里早已成为他们的第二个故乡。
朱寿祥记得,当年来成都要从合肥坐48小时的火车,而且还可能没座位,只能在过道的地板上将就。那时火车离地面有一定高度,上车还要提着很重的行李爬台阶,食物供应也不算充足。
他记得,最开始的火车烧煤,火车过秦岭钻山洞,巨大的风力让煤渣从未封闭的车窗灌进来,弄得他一脸灰,眼睛都睁不开;有时遇上塌方,火车在半道上停上五六小时都没水喝,“那是相当辛苦。”而现在,火车越来越先进,每两三年回一趟老家的他,也成了火车变迁的见证者。
如今,朱寿祥回安徽老家,只需不到24小时,“白天上火车,睡一晚就到了。”而且火车上的服务好、环境舒适、供应充足,已然不是当年模样。
车站的一次次升级改造,就是城市的一步步发展
朱寿祥记得第一次见火车北站的样子。“很小,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现在的二环路,当时还都是农田。
如今,火车东站、南站、西站依次投入运营,他认为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也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现在的成都,城市面积至少扩大了二三十倍”,高楼林立、府河清清,大学越来越多,“一天比一天好!”他坦言,这种变化与发展,“一两句话还真概括不了。”
据悉,火车北站建站初期,每日仅开行2对列车,日均发送旅客1700余人次,在经历4次较大规模扩、改建后,2010年,成都站旅客发送量达到最高峰,全年发送旅客2672万人次,当年10月1日发送旅客13.28万人次,达到历史最高客流,但随着2011年成都东站的建成投用,成都站旅客发送量逐渐减少。
如今,容颜逐渐老去的火车北站再次改造,朱寿祥和老伴儿除了留恋外,也充满期待,“肯定要超过原来的,越来越好。”据了解,改造后,火车北站将成为一个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现在,火车北站按下“暂停键”,朱寿祥回家要乘坐的K1158次列车,也将从北站“搬迁”至西站。今天和老伴儿来到西站,既是为了提前了解西站的情况,也是想感受国家交通的发展。
杨立英说,这其实不是他们第一次与西站“见面”。2019年,他们从西岭雪山游玩回来曾经过西站,当时很炎热,且站内没有标识牌,司机带着他们匆匆一瞥,今天来也是想好好再认识一下。他们发现,和3年前相比,成都西站有了很多变化,有地铁、很干净、到处都是指示牌,对他们来说,更方便了。
站在西站站前广场上,朱寿祥与老伴儿杨立英顺着工作人员手指引的方向看向远方,以往的农田变成了高楼,他们就像当年来成都时一般惊讶。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实习记者 李毅达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