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
旅游形象大使
编者按: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大使,人人行动起来,用我们的一言一行为建设美丽家乡增一束光、添一分彩,为“大美房山”代言。
在房山区南窖乡,有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名叫水峪,水峪明初成村,以古商道、古石碾、古中幡、古民居四古闻名,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石板上创作800余首诗歌的“石板爷爷”、十多年来免费为全村孤寡老人送热豆浆的“豆浆爷爷”、制作2600多根拐杖为村里老兄弟姐妹“撑起腰杆”的“拐杖爷爷”...今天,就带您认识一下"水峪三老"——豆浆老人杨万俊、拐杖老人王庆月、石板诗人杨守安。
“豆浆爷爷”杨万俊
杨万俊,自2006年起,一直坚持为村内孤寡老人免费送豆浆,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豆浆爷爷”。
2006年至2018年,他每天早晨走七八里山路为村里20多位老人送去热腾腾的豆浆,有人估算,十多年来,杨万俊送出了2万多斤豆浆,行程超过1万公里,因此也有村民戏称他“杨万里”。2018年,村里养老驿站落成,杨万俊不用挨家挨户送豆浆了,而是一早将豆浆送到驿站,老人们在这里集中取用。
“三老”为卡口值守工作人员送豆浆
十多年来,杨万俊每天都要制作两暖瓶豆浆送给村民,2012年,杨万俊发起成立“杨万俊慈善义工服务队”,带领党员群众一起为村民提供志愿服务,如今义工服务队已发展成“红色暖心瓶志愿服务队”。
“拐杖爷爷”王庆月
杨万俊的对门邻居王庆月也是他的豆浆“客户”。后来,木匠出身的王庆月加入了红色暖心瓶志愿服务队,免费为行动不便的村民制做拐杖2600多根,被大家称为“拐杖爷爷”。
王庆月制做的第一根拐杖,就是送给杨万俊的。2013年的一天,杨万俊在送豆浆的路上脚下一滑摔了一跤,王庆月得知后,马上给他做了根拐杖,“天天喝您的豆浆,这次也让我帮帮您!”为了方便村内上了年纪的老人出行,王庆月热心的为他们送上拐杖。“咱家条件差,这些年是村里和乡亲们帮衬着过来的,我也没啥本事,给大家做些拐杖,就当报恩了”。王庆月说道。
“石板爷爷”杨守安
在水峪古村东街的小巷里,几十块石板摆放路边,每块石板上都有一首用白色粉笔写的诗。工整的白色粉笔字,配上青灰色石板,虽然简陋却更显淡雅,循着这些石板,我们见到75岁的杨守安。
“老翁热泪滚,万俊豆浆甜”“阳光灿烂大山人”便是杨守安赞美杨万俊和王庆月的诗句。“半月凌空,小院一翁。一壶村酒,半碟花生”是他写自己惬意的农家生活。“喜鸟鸣,喜花红,更喜露珠草青青。高楼大厦我没有,莽莽西山眼前横。走小径,立山顶,生老病死我不惊。黄昏落照,月朦胧,子规声”...
一手扶着石板,一手握着粉笔,“石板爷爷”杨守安至今已经写了800余首石板诗。他经营的“石板人家”面馆摆满石板诗作,古朴别致,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有游客问起为何把诗写在石板上,杨守安说:“石板路、石板房,村里处处都有石板的影子,这是咱水峪的特色,也是水峪文化的载体。”
水峪人自古耕读为本,尊师重教,历史上文人辈出,先生院、学坊院、德善堂充满文化气息,诗词文脉绵延传承多年。著名作家凸凹写有《水峪赋》,赋中说:“把水峪比作桃源仙境是看低了她,只有诗乡的称号才中肯。"
水峪“三老”的榜样效应与南窖悠远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进一步推动大山深处的诗意情怀不断延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