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江和嘉陵江在此汇流,而后奋力冲出夔门,平缓往东直至入海。这横跨西东、汇纳百川的一衣带水,也汇聚了内陆对世界的渴望。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历史上最早开埠的城市。对外开放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也是这片土地的未来。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重庆正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今天的重庆,承启东西、牵引南北、统筹海陆,向世界敞开大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跑在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路上。而这一路,离不开税收始终相伴相随,助力前行。
在中铁联集重庆中心站,重庆市沙坪坝区税务人员深入企业开展“一带一路”税收政策宣传服务,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讯员 平凡 摄
主动对接 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
7月22日—24日,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举行。重庆集中签约重大项目66个,投资金额达2228.5亿元。
“中国这十年的发展让我相信诺玛科来对了!”作为最早在中国投资的墨西哥企业之一,墨西哥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诺玛科公司中国区高管感慨道。
——制度创新,国际大通道实现新拓展
长江是重庆通往世界的黄金水道。重庆深挖长江黄金水道潜力,如今果园港汇聚综保区、自贸区、中新多式联运示范区等内陆开放全要素,2021年货物总吞吐量超过2087.1万吨,比2012年增长19倍。地处内陆西部的重庆,从未离世界这么近!
2022年3月7日,重庆果园港首单启运港退税成功办理。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财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王婷婷认为:“启运港退税政策增强了果园港在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带动周边城市货源向重庆港口集聚。”
在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两路果园港综保区、西永综保区、江津综保区、涪陵综保区、万州综保区、永川综保区落子成局,连接起四大国际通道,为重庆用活用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扩大国际货代业免征增值税的试点纳税人范围,实现直接货代、间接货代均享受免增增值税优惠政策。仅2021年,重庆运输行业就因此减税3.13亿元,同比增长61%。
——体制探索,开放型平台不断完善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重庆自贸试验区……重庆已拥有19个国家级开放平台,这些平台正成为重庆开放发展的主阵地之一。
2021年,重庆市跨境电商企业超500家,交易额达322.1亿元,同比增长63.3%。重庆税务部门精准落实税收支持政策,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实施增值税和消费税“无票免税”政策,及时办理出口退税,让这个新兴业态的发展更加迅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表示,重庆跨境电商进口额位居西部第一,表明重庆拥有西部最大的跨境电商消费市场。
开放平台的良好运转为重庆八成外贸和六成外商直接投资提供渠道,而政策的支持互通又为综合保税区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
重庆高新区税务局工作人员走访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并宣传讲解税费优惠政策。通讯员 郭睿 摄
2016年起,国家在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重庆市税务局持续做好该试点政策宣传辅导,2021年试点企业达18家,同比增长38%,实现销售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内销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5%。
同时,重庆市税务局梳理编制《税收优惠政策指引》,成立专家团队点对点服务相关项目和企业。数据显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累计签署合作项目211个,总金额达252.5亿美元。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5年来,累计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88项,7项向全国复制推广。其中,重庆市税务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被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服务升级,开放型经济焕发新活力
重庆主动熟悉、对接、引进国际贸易规则,在涉税方面,重庆市税务局积极落实境外投资者境内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税收协定待遇、预约定价安排等政策措施,不断打造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截至2022年7月,重庆有84户次企业的境外投资者享受递延纳税政策,累计扩大在华投资金额超200亿元,递延所得税税款超20亿元;有3180户次享受税收协定优惠待遇,减免税金额累计29亿元。
不断向好的投资环境,鼓励着境外投资者持续加大对渝投资。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51家,同比增长22.3%;实际利用外资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3.8%。
更多的外资企业走进重庆,也有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走出去”。重庆市税务局数据显示,2021年“走出去”重庆企业有225户,比2015年增长83%,遍布61个国家(地区)。重庆市税务局发布并每年更新《“走出去”企业税收指引》,及时提请解决企业在海外的税收争议,护航企业的海外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做好“减法” 让开放的动能越来越足
在不断地“引进来、走出去”中,重庆的开放之路走得越来越稳,逐步成为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也实现了西部地区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的蜕变,并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过去十年,重庆市税务部门累计组织税收收入2.4万亿元,为财政支出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用税收的“减法”换取经济增长的“加法”,让重庆对外开放的动能越来越足。
仅2019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以来,重庆税务部门办理新增减税近千亿元,相当于全市税收收入的10.1%。从企业承担的税负来看,2021年全市企业宏观税负比2012年降低3.1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市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有3297户,减免企业所得税204.7亿元;10年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超千亿元,让选择重庆的企业更有感。
“十年来,我们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减税超3亿元。”重庆理文造纸公司财务负责人李红梅表示,企业持续向好发展证明了落户重庆是正确的选择。
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不断活跃翻新的市场主体,不仅让重庆的开放体量变大,而且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蝶变。
“2021年小康集团享受税收减税、缓税和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共6.4亿元,是10年前的6倍。”刚发布了问界M7车型的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张兴海感慨。
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力度空前,1-8月,重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546.6亿元。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作为重头戏,重庆已有超367.6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为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庆市南岸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税人员讲解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通讯员 郭睿 摄
在新兴产业体系中,科技型企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作为支持创新发展的税惠政策之一,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度,重庆共有7192户企业享受该政策,加计扣除额319.3亿元,户数较2018年增长135.3%,加计扣除额增长160.2%,政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作用持续显现。
“2021年我们出口55.8亿元,比十年前增长近3倍。这背后,是近十年来我们享受出口退税39亿元。”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蒋宗贵表示,国家政策给了强力支撑。
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重庆造”走向全球。从出口退税的数据来看,2021年重庆出口企业备案户数达6300余户、办理退(免)税的金额216.42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倍、3.2倍。十年来,重庆市场主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2022年市场主体已达350万户,与十年前相比增长约156%,市场主体总量位居直辖市第一位。
优化环境 让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
营商环境是关系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风向标。重庆是国务院确定的6个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
2014年2月,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税务系统创新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在全国纳税服务示范点重庆璧山发布《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结束服务标准“十里不同天”,使纳税服务走向“车同轨、书同文”时代。这场发轫于早春的“新税风”已连续9年,每年推出具体举措,成为四季春风。重庆市税务局扎实开展“春风行动”,持续深化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坚持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由87项减少到1项,超过95%的税费优惠事项由“备案”改为“备查”,减少了50%的资料报送和25%的纸质报表单书。
2021年全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重庆纳税指标排名在全国位居前列。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程电子退库、跨省异地电子缴税、17个税费种合并申报……重庆市税务局打造的“一办就好”智慧税务体系被重庆市委宣传部作为典型经验推介。
重庆市南岸区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涉税业务自助办税区辅导纳税人办理相关业务。通讯员 郭睿 摄
高水平开放越是向前,越要凝聚更多合力。十年来,重庆市税务局落实税务总局部署,坚持协同观念和国际视野,加快扩大精诚共治“朋友圈”:
与16家市级单位签署协议,依法保障涉税涉费必要信息获取;
与金融机构开展“税银互动”,2015年至今,累计投放贷款73.7万笔,投放贷款金额1391.8亿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与农业农村部门共建“农品慧”平台,解决农户开票不便等问题,实现交易金额5.47亿元;
与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制定《关于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协作机制的指导意见》,为218户破产企业及时办结税务注销,帮助27户破产企业修复纳税信用,有力地支持了重庆力帆集团、北汽银翔等大型企业顺利重整、起死回生……
踏上新赶考路的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信心坚定、脚步坚实。重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国家税收政策持续赋能重庆开放发展,全面支持开放试点示范任务,深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全力助推重庆跻身对外开放前沿,让重庆更好地拥抱世界。
来源:重庆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