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桐城的西南,有一条长约100米,宽2米的古巷,两侧是青砖院墙,巷子的两端,石碑上刻着两个大字:“礼让”。这条巷子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桐城著名的景点,名叫“六尺巷”。六尺巷因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为礼让邻居而形成,在康熙年间曾轰动一时。到了雍正十一年冬天,六尺巷则见证了桐城张氏最辉煌的时刻。
桐城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地方不大,但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桐城就出了240名进士,鹤立于江淮大地,因此桐城被称为安徽乃至江淮地区的文化重地。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一代明臣张廷玉衣锦还乡,六尺巷旁被挤得水泄不通,车子和轿子拥挤在同一条街上,行人都无法挤过去。据《桐城县志》记载,桐城地界的士绅为了拜访“张中堂”,几乎齐聚六尺巷,第二天,张家门口的鞭炮碎屑足有半尺高。
张廷玉身为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是雍正身边最为信赖的汉臣,他当时只有62岁,身体健康,又没有到致仕的年龄,也不逢丁忧,为何突然高调回到家乡呢?这样从他的父亲张英说起。
张英是桐城张氏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明朝崇祯十年,康熙六年,30岁的张英考中进士(二甲第四名),留在翰林院,“每遇馆试,辄褎然居首”。也就是说,不管翰林院有什么考试,张英都稳居第一。这样的才能,很快被康熙重视。康熙十六年,康熙为了制衡议政王大臣会议,特地成立了一个私人秘书机构,名曰“南书房”。当时需要挑选两位才华横溢的翰林入侍,张英就是其中之一,称为第一位“上书房行走”。因此,张英成为康熙的私人秘书和幕僚。同时,担任太子胤礽和四阿哥胤禛的儒学老师。
张英在担任康熙幕僚期间,为康熙平三藩、收台湾等事件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期间,他辗转六部,到了康熙三十八年,张英已经位居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成为“宰相”。72岁时,张英去世,康熙为他谥“文端”。
张英的去世,桐城张氏并没有没落,反而更加强盛,是雍正登基后,张廷玉、张廷璐、张若霭等人先后崛起。特别是张廷玉,从雍正登基开始,屡受重用。到了雍正七年,张廷玉已经成为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身居相位。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在雍正改革的诸项大事中,都有直接参与。当时满汉大臣见到张廷玉,都要称之为“张中堂”。
雍正是一位“爱憎分明”的帝王,对于他喜爱的大臣,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和恩赐。雍正十一年,雍正颁布圣旨,让张廷玉返回家乡桐城。同时,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当年二甲第一名进士、翰林院编修)、弟弟张廷璐(江苏学政)也奉旨回到桐城。
原来,张英病逝于康熙四十七年,他虽然是一代名臣,但去世时并未入祀贤良祠,到了15年后,也就是雍正十一年,雍正突然要将张英入祀贤良祠呢,让张廷玉回乡祭祀张英,张廷璐、张若霭陪同。
《清史稿》云:
大学士英祀京师贤良祠,复即本籍谕祭,命廷玉归行礼,并令子若霭从;弟廷璐督江苏学政,亦命来会。
张廷玉这次回乡有三层意义:
第一,是衣锦返乡,康熙四十七年,张廷玉的父母先后病逝,张廷玉守孝三年,然后重返京城,一去就是12年。而今,他已经位极人臣,可谓衣锦返乡。
第二,是奉旨返乡,张廷玉身为中枢大臣,一般不会轻易离开雍正。这一次是奉了雍正的旨意回到桐城,和那些丁忧、致仕的官员回乡有本质的不同。
第三,回乡是为了祭祀父亲。张英被入祀贤良祠,不仅在京城祭祀,在家乡同样也要祭祀,张廷玉作为张英之子,回乡祭祀父亲,是张氏父子无限的尊荣。而同时,张若霭和张廷璐陪同回乡,张家的几位朝廷大员齐聚六尺巷,堪称桐城张氏最高光的时刻。
张廷玉在家乡过了一个春节,在家乡一共盘桓了3个月,第二年二月赶到京城。这是张廷玉在雍正年间,唯一的一次返乡。
张英、张廷玉父子,是清朝著名的父子名臣,也是桐城张氏的代表人物。可惜,到了乾隆年间,乾隆没有给张廷玉过多的宠信,再加上张廷玉年老昏聩,差点导致晚节不保,桐城张氏从此走上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