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2021年6月20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改扩建后,历史陈列馆建筑面积为2305平方米,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两倍,年接待参观服务能力可达到70万人次。
新开馆一年多来,纪念馆历史陈列数量、现场展示效果和接待参观能力均显著提升,共吸引近40万人次走进纪念馆,场馆累计接待参观团体6000多批次,讲解约3000批次,以更丰富的内容、更生动的体验,让参观者更加全面生动地了解中共三大召开前后的情况。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正成为广东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和深具标识性的文化符号。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表示,将持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充分发挥纪念馆教育引导功能,将其打造成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文物保护利用的典范等,让革命文物“动起来”、红色文化“活起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相结合
红砖外墙,白石板路,一批又一批参观学习的游客陆续走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革命旧址承载特殊记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改扩建后,馆内展出的文物展品从78件(套)增加至108件(套),新增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档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手写稿等史料文物,述说百年前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红色故事;二楼全息影像沉浸式场景《共识1923》,再现中共三大代表们在大会上的思想交锋、热烈讨论。
改扩建后,更好的展陈空间让更多高水平展览得以集中推出。去年9—10月,“伟大历程——中共一大至七大巡展”成为纪念馆改扩建竣工重新开馆后迎来的首个大型巡展,近千张照片再现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今年6月,“时代画卷 人民有感——‘中国这十年’主题影像展”开展,百余幅呈现新时代中国发展创新成就的摄影作品集中亮相,用艺术凝聚和鼓舞人心。
在长期研究中共三大历史的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看来,改扩建后,展厅通过把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相结合,灵活运用数字科技手段,结合艺术创作,打造出沉浸式参观场景和互动式观展平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仅展出文物数量增加,展览广度和深度也得到拓展,传达给观众更加丰富的信息,受到包括年轻人在内广大市民的青睐。”
打破边界 开拓红色教育新阵地
改扩建以后,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积极开拓党史学习教育多元新阵地,推动三大历史走出场馆,走进更多公共生活空间,让观众在别样的红色之旅中感受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在碧波微漾的珠江上,“广州红”主题船成为许多游客游览珠江的首选。船舱内的特色拱门以及复古桌椅等再现了中共三大会场及“春园”场景,四周的展览框和窗帘布景图文并茂地向游客展示广州多个革命旧址。
邻近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东山龟岗公交总站,化身为红色主题站台,市民扫码后可参与学习打卡,聆听红色讲解,阅读红色书籍,参与知识问答挑战,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附近就是红色景点,听着站场的红色讲解,这种学习方式让人印象深刻。”广州市民王女士说。
不仅如此,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联合更多社会力量,推出广州飞往北京的“凝聚共识,我心飞扬”主题航班、“中共三大”主题列车、“中共三大”主题地铁一日卡、全国通交通卡、专属登机卡等,通过红色资源与交通客流资源的结合,打造海陆空全方位红色文化宣传矩阵,把红色展览和活动搬到场馆外,营造党史学习教育“行走的课堂”,为群众创造更多“零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平台和机会,把中共三大红色元素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推出研学活动 点燃“理想之光”
在纪念馆二楼的历史文物展览区,11岁的薛钦如作为“小小志愿讲解员”,向观众讲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她来自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经常参加纪念馆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在向游客讲述展品的过程中,我也一遍遍重温那段光辉岁月。作为少先队员,我要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运用好红色资源,对于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至关重要。为此,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坚持立德树人,打造“点燃理想之光”青少年品牌教育项目,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其中,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我在‘三大’看祖国这十年”系列研学活动,今年已举办28场,共有700多人参与,推动年轻一代拔节成长、茁壮成才。
红色资源蕴含着强大的育人功能,是上好“大思政课”的“富矿”。在朱海仁看来,纪念馆内的革命文物凝聚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大思政课”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的特点相契合,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且鲜活的资源。
近年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先后与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使思政课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让高校广大青年学子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今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接下来,将继续探索设立大学生思政课现场教学点,更好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
南方日报记者 龚春辉 郑慧梓 通讯员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