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家的笔下写道:一种树,可以“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烂”这种树就是胡杨。
如果你有幸能一览西北的风光,就一定会注意到这号称“沙漠英雄树”的物种所展现的生命奇迹。众所周知,我国的西北地区环境恶劣,风沙,干旱都是常见的问题。
再加上土地盐碱化严重,根本不适合植物生长,然而那里不仅没有寸草不生,反而有大片的胡杨守卫着身下的土地。
这都是得益于胡杨本身的属性,它只需要吸收少量的水分,即可在荒漠中生存。
同时它防风、固沙、固水的能力还比较强,在平衡荒漠的生态平衡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这样优秀的树种并不是一直受到人们青睐的,千年之前,在边境代替胡杨发光发热的则是榆树。
选择榆树自然有其原因,而这则要从秦汉时期中原和匈奴的恩恩怨怨说起了。
匈奴与中原的恩怨情仇
匈奴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在东北亚草原地区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氏族,其中匈奴部落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一带。
中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那些戎族生活的环境相比起来就显得恶劣多了,是以他们一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其中又以匈奴进犯最为凶猛。
当时大大小小的国家们都忙着争夺天下,但是匈奴天生骁勇善战,来势汹汹,他们也不得不在对抗外族这件事上统一了战线——长城就是当时的产物,只是还不像后来那么完善。
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率领十几万大军北上攻打匈奴,歼灭匈奴十万余骑,震慑了匈奴十几年。
但是只要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匈奴就总有机会养精蓄锐,等待时间卷土重来。
直到秦始皇横扫天下统一六国,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政权之后才有精力专心对付匈奴。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将士北抗匈奴收复河套,并将其赶出了河西走廊,把匈奴打得“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同时把战国时期留下的长城修筑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完整的万里长城。
并令蒙恬长期驻守边疆,也是在蒙恬的努力下,建立起了对抗匈奴的军事策略,种植榆树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秦历二世而亡,中原再次陷入纷争,蒙恬含冤而死,边疆再次为匈奴所掌控。
西汉初年,在第一任单于头曼的儿子冒顿的率领下,匈奴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公元前200年,刘邦率军御驾亲征,反被冒顿打得落花流水,最终刘邦逃到白登山被匈奴包围了整整七天,最后被逼无奈只好同从陈平的建议以和亲求自保,这就是屈辱的白登之围。
一直到汉武帝十二年前,孱弱的汉朝都以和亲来稳定与匈奴的关系。不过为了加一道保险,他们还是效仿前朝在边地广泛种植榆树以谋日后。
这段时间,成长的不只有榆树,西汉也在壮大。直到匈奴的噩梦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汉朝才有还手的资本。
汉武帝对于抗击匈奴有一种使命般的热情,他命卫青,霍去病等大将抗击匈奴,前前后后在河南、河西、漠北等地发动了战争,将匈奴打得节节败退。
此时,前朝名将的智慧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片的榆树林为抗击匈奴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那么,榆树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榆树在战争中的贡献
第一个作用其实和胡杨是一样的,那就是防风固沙。榆树抗风耐碱性强,是一种很好的造林及园林树种。
但它在干旱,严寒的地区也可以生存,其发达的根系使得榆树更容易吸收水分,即使所在地一段时间不下雨,它也可以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汽补充所需的水分。
此外它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即使在土壤贫瘠的地方,榆树也可以生存,这就增大了它在边疆根植的可行性。
汉人军队习惯了中原的自然环境,遇上了边境这种极端环境很难招架得住。
若被风沙钻了空子,跌下马或者迷失方向还是小事,有的人因此窒息而亡,没死在战场上,反而被大地害了性命。于是他们在天时地利这一点上就落了下风。
种植榆树则可以阻挡风沙,帮汉人行军减轻负担,也可以提供驻扎的地点,让他们不必担心军营被暴风席卷,甚至可以防止匈奴奇袭,在地理环境上削弱了敌人的优势。
也许你会奇怪,这不是也能惠及匈奴吗?其实不然。匈奴长期居住在戈壁沙漠,早就习惯了风沙的考验。
倒不如说,风沙也是他们的一个底牌,可以借力打击汉军,双方的优势立刻就拉开了差距。
再加上他们摸透了此地的自然规律,顺势和汉军周旋往往有奇效。
榆树虽然也阻挡了吹向匈奴的风沙,但更多的,则是拉平了双方的差距,让汉军避免了一部分无谓的伤亡。
第二,榆树木质结实,不易劈裂,还有一定的耐腐蚀性,是很好的建筑以及家具材料。军队行进为了保证速度,不可能专门运送木材用于搭建营地,多是采集周遭的树木。
边地气候寒冷,仅靠搭建帐篷是远远不够的。而两军交战动辄十天半个月,常年忍受寒冷显然不现实,这时榆树的妙用也就体现出来了。
木质房屋的保暖性大大提高,也降低了士兵们感染风寒的几率。在驻扎结营后也可以就地取材,减轻了物资负担。
另外,榆树作为一种良好的木材,也可以用于修补运粮车等木质造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三,都知道匈奴这些戎族是马背上讨生活的游牧民族,他们深居在北方的草原,“逐水草而居”。
正所谓“匈奴草黄马正肥”,肥美的水草是大量优秀战马的来源,而这也给骑兵作战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供给。
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对抗匈奴强大的骑兵力量几乎不占优势,骑兵作战机动性极强,突击能力强,利用战马配合冲击力大增,步兵根本无法抗衡。
而且匈奴依靠骑兵作战的灵活性,更擅长打游击战,时常打得中原措手不及。他们来无影去无踪,打一枪换一炮。
这种一击脱离的战斗方式防不胜防,往往在他们烧杀劫掠,扬长而去之后军队才姗姗来迟。
而且使得他们在作战中只需要携带少量粮食,面对远离故土的汉军可谓是巨大的优势。
可喜可贺的是,榆树林可阻挡的对象又增加了一个,那就是匈奴的战马。
不仅在行军之中可以拖延匈奴的攻势,在夜里也能有效地防范敌人的夜袭。因为想要穿过榆树林去偷袭汉军,几乎不可能做到悄无声息。
骑兵一旦进入榆树林就难以避免与树枝摩擦发出声响,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哨兵察觉。
漫山遍野的榆树林枝繁叶茂,高大的战马在其中失去了横冲直撞的优势,反而被限制住了行进的速度,一不小心没准马背上的人就被刮到地上去了。
第四,榆树非常关键的一个作用,那就是它可以作为备用粮食。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战争中,后勤补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士,战马都需要口粮,打仗又是体力活,士兵们的身体状态就是第一生产力。充足的粮食补给是将士们持续作战的保障,也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在历史上就有很多关于粮草的战争,比如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因弹尽粮绝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楚河汉界就是自此诞生的说法。
再比如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都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
这些只不过是楚汉战争中的一些例子罢了,纵观千年历史长河,无不有拿粮草做文章的时候,可以说在敌我双方中有谁失了粮草的优势就很难获得胜利了。
不仅是保证自己粮草的供应,有时切断敌方供给也是一个扭转战局的手段。由此可以看出粮草在一场战争中到底意味着什么。
影视剧图
但是在古代,粮草的运送是受到很多条件限制的。古代没有如今发达的交通网络,更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从中原到边境路途遥远,除去一些损耗,安全隐患也是一个问题。
更何况古代的粮食产量其实并不能支持太长久的持续性作战,一旦战争陷入僵局,想要临时调动粮草可是难上加难。
粮食不足,影响的不只是战争周期,对于老百姓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排排可食用的榆树果实以及树叶在此时就是现成的救命稻草。
要知道北方的大草原给匈奴人提供的不只是强壮的马匹,还有可供食用的牛羊。在中原牛是一种生产资源,杀害耕牛更是触犯国法的行为。
但在匈奴人眼里,这就是他们取之不尽的食物。榆树在这里也算给汉军解决了一大难题,在饥荒时候被称为“救命树”,它的果实,叶子甚至树皮都可以食用,树枝也可以喂给战马吃。
北方有一种常见的小吃叫榆钱饭,榆钱就是榆树的翅果。在作家刘绍棠的笔下,“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他还写道“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曾在吃了榆钱煮粥后写下“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由此可见,榆果不仅可以吃,味道还不错。
而榆树皮则常在灾荒年间用以充饥,可以做成榆树皮面条。只不过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榆钱饭虽然还得以保留,却不用再“啃树皮”了。
所以说榆树是救命稻草,在粮草紧缺的时候,将士们就可以用榆树来解决燃眉之急。除了以上的优点之外,榆树还有一个在战场上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入药。
前文提到的可以食用的部分都可以入药,其中榆树皮的作用是最大的,在中医里榆树皮本身就是一种中草药。榆树皮入药之后可以治疗烧伤烫伤,还能快速消肿以及防止感染。
战场上骨折并不少见,如果固定不好,骨折损伤加重,还可能导致周围软组织或者心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榆树叶能促进断骨再生,用于治疗人体骨折。
关于外伤性出血,可以将榆树叶磨成细粉撒在伤口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止血止痛作用。榆树皮也可以当作纱布使用,用于止血。
而在战场上,流血是最常见的事。但是以古代的医疗水平而言,有时候流血也能要人命,一个搞不好就是失血性休克,更甚者直接失血过多而亡。
在战争中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将士们只能靠源源不断地送死来取得胜利,那这个代价未免太过于沉痛了。
匈奴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在汉武帝和众多将士的努力下,匈奴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分裂成了南北两个派系。
其中南匈奴随着时间变迁逐渐南下融入了中原的版图,北匈奴则在中原打压之下逐渐西迁,从此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无论他们在欧洲发展得如何风生水起都再也侵犯不了中原了。
在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在缺乏科学认知的情况下,他们通过观察来积累知识,能够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后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当时,边境种植树木都是出于对战争的考量,主要就是为了防御外敌进犯,而如今为了治理水土,取代榆树的则是一排排挺拔的胡杨树。
榆树也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现在它不再需要坚守在边境。不过无论是胡杨树还是榆树,他们被选择都是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