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带给世界的震惊仍在回荡。9日,拍下桥面爆炸后现场的最新卫星图片在各大国际主流媒体广泛传播。不过俄罗斯副总理胡斯努林此前一天已经表示,克里米亚大桥的铁路交通已全面恢复,公路恢复了部分通车。“情况是可控的——虽然不愉快,但不是致命的。”克里米亚地区行政长官阿克肖诺夫说。但令国际社会真正忧心的是,此事对俄乌局势产生的影响是否“可控”——俄方会升级军事行动吗?它是否会将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列为打击目标?会有更多激进势力卷入这场战事吗?一系列疑问接踵而至。截至9日,俄高层都表现得比较克制,并未发表高调的声明,只是强调正在调查此事。但有外媒预测,俄方得出初步调查结果后,不排除作出官方反应、包括军事回应的可能。刺激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大桥事件进行回击有利于解决乌克兰危机吗?在俄学者比斯特里茨基看来,“这一紧急情况对那些希望冲突进一步升级的国家有利”。
俄军补给线“遭重创”?
“在8日恐袭中受损的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和铁路交通于当日以创纪录的速度得以恢复。”据俄罗斯《观点报》9日报道,俄副总理胡斯努林8日表示,俄方已为修复大桥受损部分订制了材料,修复完成时间将很快确定。当天,轿车和大巴车已可以通行公路桥,但载重汽车需使用渡轮。据介绍,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目前只有一条车道开放。
截至北京时间9日晚,乌克兰方面并未宣称对此次爆炸事件负责。不过《纽约时报》8日引述一名乌官员的话称,这次事件是由乌克兰情报部门策划的。乌总统泽连斯基在8日晚的讲话中提及克里米亚,称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当天拥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不幸的是,克里米亚虽然也暖和,但是多云的天气”,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云,乌克兰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他们知道我们的未来是阳光灿烂的”。泽连斯基说,乌克兰希望拥有一个“没有占领者”的未来,“尤其是在克里米亚”。
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似乎也转变了话锋。他8日在推特上声称“克里米亚,桥梁,一个开始”后,被俄媒视为等同于承认乌克兰实施了此次袭击。随后波多利亚克又发文说,发生爆炸的卡车“是从俄罗斯一侧上桥的,因此,答案应该在俄罗斯寻找”。
无论如何,部分乌政府官员在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后兴奋的反应被国际媒体看在眼中,“谁是受益者”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基本指向基辅。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日刊文说,此事发生的时机比较微妙,最近乌军正在赫尔松地区进行反攻,而克里米亚大桥遭破坏的行动“显然”是针对削弱南部战线的俄军部署以及后勤网络而来。另外,随着冬天即将来临,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对物流线的需求会随之增加,此时大桥受损会对俄军造成打击。
借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西方媒体开始新一轮唱衰俄罗斯的论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媒体称,如果没有这座大桥,俄向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作战的部队运送燃料、设备和弹药的能力将受到严重限制;德国《世界报》渲染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桥遭破坏可能决定战争的下一步进程,对俄罗斯的士气意味着一次挫折,并且对于其在乌克兰南部的战争努力构成“真正的威胁”。
除了强调此次事件意味着俄军补给线“遭重创”,《纽约时报》还提出另外一种论调:即使克里米亚大桥在军事行动中处于“中心地位”,俄军也无法予以保护。
对于一些西方媒体断言“俄军重要补给线瘫痪”“赫尔松战线后勤吃紧”,香港01网站9日刊文说,就克里米亚大桥的损毁程度而言,尚没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且俄国防部也很快表示,南线部队正通过陆地走廊和海运来接收必要的军备物资与补给,加上大桥已恢复通行,严格来说并没有出现所谓南部战线“补给瞬断”的现象。
回击“应该不是最激进的”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先是“北溪”管道发生泄漏,接着是克里米亚大桥被破坏,在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8日一篇报道看来,这一系列事件说明,“俄罗斯的敌人”不会就此罢休,基辅决策中心将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视为企图在俄罗斯制造恐慌的一次行动。俄罗斯“bloknot”网站8日刊文说,从乌克兰可能实施自杀式袭击这一事实来看,俄罗斯面临的潜在威胁清单是巨大的。“早在8月份杜金娜遇袭案发生时便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多少恐怖分子在俄罗斯,甚至莫斯科周边自由活动?现在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又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有多少满载爆炸物品的卡车在全国自由行进?”
不少俄罗斯政界人士、学者以及评论员表态强硬,呼吁莫斯科采取迅速、强有力的回应措施。俄国家杜马副主席托尔斯泰9日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俄方的回击“应该是尽可能地强烈,包括打击乌克兰的桥梁、发电厂、所有通往波兰的道路、司令部和政府避难所”。据《纽约时报》报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记者叶夫根尼·波德杜布尼在社交媒体上称,“敌人不再害怕,这种情况需要立即纠正”。
对于俄罗斯可能采取的回击行动,《华尔街日报》9日的报道提到,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7月曾警告,任何针对克里米亚的外部攻击都将引发俄方“审判日”式的回应。有西方军事分析人士认为,在俄罗斯不太有能力用常规武器升级冲突的情况下,人们担忧莫斯科可能会选择使用战术核武器。
“可能的回击是对乌关键基础设施进行示范性打击,由于破坏大桥的后果并不像预期的那样严重,因此俄罗斯的回击应该不是最激进的。”俄政治学家博夫特如是分析。俄“商业在线”网站说,军事专家罗津提出了几条具体的建议,包括将乌克兰军队、乌国家安全局等列为恐怖组织;扩大俄特种部队打击乌克兰恐怖分子的权力;加大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打击,包括电力系统、堤坝、桥梁等。
一些俄媒在分析乌克兰有哪些关键基础设施时提到了跨越第聂伯河的桥梁。“自由媒体”网站称,这样的桥梁目前共有25座,其中大多数是公路、铁路组合桥。通过对这些桥梁的打击将可以使向战区运送北约重型装备的列车瘫痪。美国“政治”新闻网称,在卢甘斯克地区官员米罗什尼克看来,“当克里米亚大桥熊熊燃烧时,第聂伯河上完好无损的乌克兰桥梁看起来很可笑”。
不过俄罗斯《真理报》9日分析称,西方国家希望俄采取仓促的行动,但普京会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作出有关决定——自执政以来,他从未冲动行事。
乌方再次求军援
就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对俄乌局势的影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此事客观上有可能导致冲突升级,如今乌克兰和西方在俄乌问题上已经“骑虎难下”,泽连斯基公开表态要收回所有领土,如果态度软化,那么其执政会受到质疑,西方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政治正确”也已经树立起来了。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此前声称,美国准备与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进行外交斡旋。但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日表示,美国及其“附庸国”采取的实际措施完全和他们所宣扬的爱好和平的表面言论相悖。“这些国家在增加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而且地面部队的西方雇佣兵和教官人数越来越多。美国在多层面支持基辅的问题上越陷越深。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讹言惑众,让那些扬言在战场上打败俄罗斯的人士都感到恐慌。”
克里米亚大桥事件发生后,乌方再次要求西方提供更多武器。俄罗斯《观点报》称,乌内务部长顾问格拉先科9日说,乌方担心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升级,他们不要求西方国家替乌克兰而战,但“基辅需要3倍的‘海马斯’系统、5倍的坦克和装甲车、10倍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