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旅游 兵家的史 2022-10-09 08:31

原标题: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故楼”,伴随着辛弃疾的名句,这座包含着历史兴衰与无限情怀的被鼓楼跃然纸上。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北固山横枕大江,地势险峻,风景奇秀。在古代,它是沟通南北的桥梁,亦是分裂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正是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秀丽的自感受着属于他们的师弟印记,也在这里谱写下一篇篇回味悠长,经久不衰的动人篇章。在这之中,当属辛弃疾的这两首词流传最广,成就最大。辛弃疾的一生是一幅壮志未酬,慷慨悲歌的画卷。年轻时候的辛弃疾骁勇无比,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他的才华与能力却并未得到赏识与重用,报国无门便成为了伴随他一生的惆怅与遗憾。那么,辛弃疾的一生都经历了怎样的起起落落?他与北固楼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

北固楼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故楼”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因为这两句词使得很多人知道了北固楼。北固楼在什么地方呢?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要想了解北固楼,必须了解北固山,要想了解北固山,必须了解镇江。镇江在江苏境内的长江南岸,在历史上又称京口、南徐州、润州,这是一个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在中国南北统一的时候,它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南北分裂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北固山雄峙江边,地形险要。在古代如果控制了北固山,就等于是控制了镇江。北固山一共有三个峰,前峰,中峰,后峰,东吴的第一个都城叫做铁瓮城就建在北固山的前峰。也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所以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就称这个北固山为“天下第一江山”。

根据南朝学者顾野王的《舆地志》这本书记载,其中说:

北固山有亭,屋五间,蔡谟以置军实

蔡谟是东晋时候的人,“军实”就是军用物资,包括器械,军服,粮食等等。蔡谟就是在东晋成帝咸康五年出任南徐州刺史。为了加强长江沿线的防御,所以他就利用北固山这个建筑放军用物资。这是一条记载,还有一个记载就是《南史·萧正义传》中的记载:

京城之西有别岭,高数十丈,三明临水,号曰北固,蔡谟起楼其上,以置军实

这里的说法和前面记载的说法就有所不同了,它说这个楼是蔡谟建的,用来储备军用物资的。所以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北固楼究竟建于何时,又是何人所建?根据考证,这个楼应该是在蔡谟以前就有了,至于是谁建的目前还没有确证。第二个问题北固楼的名称到底是什么?我们知道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了两首有关北固楼的作品,一首叫《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首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都是北固亭,但是正文不一样了。在《南乡子》这首词中,开头就就讲“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题目中是北固亭,正文又叫北固楼,那么究竟是楼还是亭呢?其实楼和亭还是有区别的,“亭”是四面通透的,没有墙,楼是有墙的,这是第一个不一样。第二点,“亭”一般只有一层,而“楼”至少有两层。

综合《舆地志》和《南史·萧正义传》这两个史料,就能够弄清一个事实。东晋时的南徐州刺史蔡谟用来储备军用物资的北固楼一共是五间。在这个楼的最上边,还建有一个亭子。到了南朝的时候这个楼就损毁很严重,但是楼顶的亭子还在。所以这样看来,可见北固楼与北固亭本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在名称上面往往就楼亭不分了,所以北固楼和北固亭指的就是一个建筑,这点算是搞清楚了。

同其他历史上的名楼一样,北固楼在历史上也是屡毁屡建。这个楼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整个楼只用了两根钢筋,其他全是实木,梁柱都是榫卯结构,没有用一根铁钉,所以这个建筑也还是很独特的。北固山之所以这么有名,不就是因为有北固楼吗?北固楼之所有有名,不就是在那上面留下了许多千古不朽的佳作吗?据镇江的地方文献记载,曾经登上北固楼,而且留下了佳作的名人还不少,在这些人当中,影响最大的还是辛弃疾,辛弃疾在北固楼上面留下了两个作品。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辛弃疾的这两首词北固楼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名声,北固楼是和辛弃疾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辛弃疾的人生

说到燕子楼,我们会想到苏轼,说到岳阳楼,我们会想到范仲淹,说到鹳雀楼,我们会想到王之涣,那么说到北固楼,我们一定会联想到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辛弃疾的两首流传千古的北固名篇无疑成就了北固楼,这两首经典让我们记住了北固楼的无限风光,也让我们感受到北固楼所特有的动人情怀。那么辛弃疾为什么要登上北固楼呢?他与北固楼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辛弃疾,字幼安,好稼轩,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老家就在当时的济南府历城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辛弃疾的父亲死的很早,他是在祖父辛赞的身边长大的,他的祖父辛赞在金人占领中原的时候,他本来也是要准备南下的,但是由于家庭人口众多,行走不便,所以就没有南下,留在了北方,做了金朝的官。辛赞这个人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都没有忘记失陷的中原,所以后来辛弃疾会议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就京城带着他登高望远,指划山河,通过这种言传身教来培养他的那种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志向。辛弃疾正是在祖父的熏陶之下从小就有一种志向要收复中原,要统一祖国。

辛弃疾在十四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以他的才学在金朝中一个进士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没有选择这样一条读书做官的路,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就是组织抗金的队伍。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受到南宋军民的奋力抵抗。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原出现了许多的抗金的义军,可以说是抗金的烽火在许多地方开始燃烧。在这样的背景下,济南府有一个叫耿京的农民拉起了一个二十多万人的抗金队伍。在这之前辛弃疾也拉起了一个两千多人的队伍,辛弃疾感觉到自己的两千多人太少了,所以他就去投奔了耿京。由于耿京发现了辛弃疾是一个文武全才,所以对他就委以重任。

随着完颜亮南侵的失败,他自己丧命,金朝的新皇帝完颜雍就即位了。这个完颜雍很快就稳定了局势,之后就开始调集了大兵要对中原地区的各个抗金的义军要进行各个击破。在这个情况下面,辛弃疾就感觉到耿京的力量还是太小了,所以他就建议耿京决策南下,就是投奔南宋王朝,归顺南宋王朝,凭借南宋王朝的力量来一块儿抗金,耿京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派他奉表南归。那个时候的宋高宗还是有一点抗金的姿态的,很高兴地接纳了耿京的这一支抗金的队伍,而且正式地以朝廷的名义,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任命辛弃疾为天平军节度使掌书记,然后嘱咐辛弃疾赶快过去把人马带到南宋来。

辛弃疾得到皇帝的诏令之后就日夜兼程,日夜兼程往山东方向赶。谁知道走到海东,还没有到山东境内,听到一个很坏的消息,就是耿京被他的部下张安国杀了。张安国杀了耿京之后,还拎着耿京的头到金人的大营里面去请赏。辛弃疾听到这样一个消息非常的意外,也非常地悲愤,但是辛弃疾表现的很果敢,他当即就带领了五十人马闯进了金兵大营,金兵大营有五万人。他闯入之后,张安国正在喝酒,辛弃疾就吩咐手下的人立马就把张安国五花大绑。张安国周围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时候辛弃疾当场就发表演讲,因为他发现在金兵大营的五万人当中,至少有一万人左右,其实是张安国带过来的耿京的老部下。辛弃疾就对这些人晓以大义,说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我们去投奔南宋王朝,一块儿去收复中原。这些人听到这个道理之后就占到了辛弃疾的身边,辛弃疾一下子就有了一万人。辛弃疾就带着这一万人押着张安国出了金兵的大营往南走。正当要走的时候,大营剩下的四万金兵他们醒悟过来了就开始追赶。后来还打了好几次的小仗。

辛弃疾带着这一万多人马,过了淮河,过了长江。辛弃疾把这个判读张安国交给朝廷处置。辛弃疾的这个壮举就震动朝野,一下子就名声大振了,连皇帝都为之三叹息。这个时候的辛弃疾才只有二十三岁。这就是辛弃疾到了晚年还引以为豪的一段经历“壮岁旌旗拥万夫”的经历。辛弃疾南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凭借南宋王朝的力量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但是后来这个愿望后来落空了。为什么落空了呢?“主和派”执政之后就与金人订立了一个“隆兴和议”,当然是一个妥协,所以四十多年宋金无战事。辛弃疾南归的这四十多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北京下面度过的。

辛弃疾与北固楼的渊源

带着满腔的热情,辛弃疾来到了南宋朝廷,然而“主和派”的上台,让宋金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他一直盼望着希望能有一天能站在抗金的战场上夺回属于祖国的领土。这一盼就是几十年,其中的起落沉浮让辛弃疾感慨良多。那么在南宋的四十多年里,辛弃疾都经历了什么?他是否有机会带兵抗金敌?又是什么原因登上了北固楼呢?

辛弃疾在南宋的四十多年,可以说是三起三落。虽然担任过很多的地方要职,但是没有一个职务是让他领导去抗金的。如果说有一个职务和抗金有一点关系,那就是一年左右的镇江知府。说到辛弃疾和镇江的关系,那还真有一点特殊。公元1162年,新辛弃疾奉耿京之命奉表南归的时候,就曾经来回经过镇江。后来他居然做了镇江人范邦彦的女婿,这个范邦彦他也是北方人。他本来是蔡州新息县的县令,在辛弃疾南归的前一年,范邦彦就带领他的属下南归了,而且在镇江安家。辛弃疾和范邦彦志同道合,所以就做了他的女婿。

在宋宁宗嘉泰四年,也就是公元1204年,作为镇江的女婿辛弃疾受朝廷之命出任镇江知府。辛弃疾到了镇江,一上任就开始着手北伐抗金的准备。这个时候的辛弃疾是一种积极的稳健的姿态,正是带着这一种积极的稳健的姿态,辛弃疾登上了北固楼,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里面的“兜鍪”就是指头盔,“坐断”就是占据住,“孙仲谋”就是孙权。孙权十九岁的时候就继承他的哥哥孙策为吴主,守住了东吴的江山。东吴的第一个都城就建立在镇江的北固山的前锋,所以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很自然就想起了孙权。他这首词就是通过对孙权的这种赞美表达了自己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这种信念和意志。遗憾的是当时南宋的握有实权的“主战派”的首领统帅韩侂胄这个人在辛弃疾在镇江所做的这些稳妥的准备工作,他是持续消极态度的。他实际上只是拿辛弃疾这种抗战片的元老来作为号召而已。

辛弃疾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明白韩侂胄对他的态度,所以就未免有一种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辛弃疾再一次地登上了北固楼,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一共用了五个典故,写了五个历史人物。第一个历史人物就是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就是写孙权。孙权当年所建的那些“舞榭歌台”也就是东吴时候建的“舞榭歌台”,到了南宋的时候,肯迪都是被雨打风吹去了,就是不留痕迹了。这几句就是表达了对孙权这样一位志士仁人的一种怀念,这是第一个历史人物。

“廉颇老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带着报国无门的心情,辛弃疾登上了北固楼,对着滔滔净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悲愤,不满,遗憾,无奈,以及那份始终未变的报国之心,都通过一首词体现了出来。那么这首经典还道出了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与北固楼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第二个历史人物是谁呢?就是南朝宋代的开国皇帝刘裕,这个刘裕小字寄奴,就是小名叫寄奴,他是在京口长大的,所以说也是镇江人。这个人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在东晋为官的时候,曾经率军北伐,后来他就取代了东晋了,做了皇帝。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早已作古,他曾经住过的地方,现在也是一片斜阳笼罩,杂草丛生。

第三个历史人物就是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这个刘义隆也曾经有过北伐的行动,也曾经想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但是这个人形式草草,准备得不充分,用人不当,用了一个什么人呢?用了一个叫做王玄谟的人,这个人也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夸夸其谈,所以王玄谟也是草草出兵,后来就打了打败仗。“元嘉草草”,“元嘉”就是刘义隆的年号。

第四个历史人物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这个人小字佛狸,当年正是他率兵把王玄谟一直追到长江边上,他打了胜仗之后还在那里建了一座行宫,这座行宫后来还成了纪念他的一个祠庙,叫做佛狸祠。这“四十三年”是指什么呢?是指辛弃疾当年由北方归顺南宋王朝的那一年到辛弃疾来当镇江知府的这时候,刚好四十三年。他说四十三年以前我带领人马从北方到南方的时候,也曾经登上北固楼,那个时候我在北固楼上面,朝着北看北边的扬州,还有一片抗金的烽火,就是那个时候人们没有忘记失去的中原,还有一些抗金的斗志。现在看见的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所以这就是感叹。

第五个历史人物就是廉颇。廉颇这个人物大家偶读不陌生,他是战国时候的赵国人,善于用兵。年老被废之后就到了魏国。后来秦国又要打赵国,赵王又想起了他。想起了他但是不知道,他现在还能不能打仗,担心他是不是老不堪用了,所以就派一个使者,说你先到魏国去看一看,看看廉颇情况怎么样。廉颇看见了赵国来的使者,当然是很振奋的,所以当着这个使者的面就吃了一斗米饭,吃了十斤牛肉,还披挂上马,就是告诉使者,我还能吃,我还能打仗。但是没有想到这个使者来之前,已经接受了廉颇的仇人郭开的贿赂。这使者回去就开始讲假话了,他回去就跟赵王说廉颇能吃,但是也就是在跟我聊天的那一会儿他上了三次厕所。这就是史书上讲的“一饭三遗矢”,一餐饭之后上了三次厕所,那就是老了,消化功能不行了。赵王一听就知道廉颇老了,不堪用了。

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什么意思呢?即使说我能吃,而且我能打仗,但是有谁来问一下我呢?连问一下我的人都没有。所以辛弃疾这个时候,他表现的是一种悲愤,他做这个镇江知府之做了一年就被免职。辛弃疾被免职一年之后,韩侂胄所统率的北伐开始了,这个北伐在历史上被称为“开禧北伐”,这个北伐还是由于准备仓促,行事草草,最后大败。开禧北伐失败两年之后,辛弃疾黯然去世,临死之前还余恨未消,三次大呼杀贼。

辛弃疾这个人是一位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己任的这样一位仁人志士,也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所以我们回顾辛弃疾的一生,可以说是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一生。北固楼既然是一个满眼风光楼,也是一个慷慨悲壮楼。站在北固楼上,不仅可以看到长江两岸旖旎风光,更能感受到像孙权,像刘裕,像辛弃疾这样的仁人志士的情怀,感受他们的豪迈,感受他们的悲壮。所以说这个北固楼我们要给它的主题来加以概括的话,我看可以用四个字那就是“慷慨悲歌”。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