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见证】全力守护乌江碧水

旅游 中国经济网 2022-06-20 04:13

原标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见证】全力守护乌江碧水

夏日的乌江,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也是贵州第一大河,承载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被称为贵州的母亲河。过去,因沿岸工业企业粗放经营、沿河网箱养殖超载等原因,乌江一度变“污江”。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专门到乌江六冲河段实地察看,听取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实施禁渔禁捕等情况汇报;5日上午,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贵州的领导干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么好的生态要是破坏了,就如同败家子一般,对不起子孙后代啊!”

穿好救生衣、解开船锚、摇动船桨……每天清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杨清鑫夫妇都要到六冲河打捞水面漂浮物。“我18岁就在江上打渔,干了20年。网箱全部拆除后,改行当起了护河员。”杨清鑫说。

从打渔到护水,杨清鑫身份的转变,是贵州全力守护美丽乌江的缩影。2017年下半年,贵州拉开全域取缔网箱养殖的序幕,累计投入6亿多元,全面拆除乌江流域9579亩养殖网箱,实现“箱拆除、鱼搬家、人改行”,有效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乌江流域有我国最大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乌江流域的主要污染问题是总磷浓度超标,治理重点在磷化工污染,关键在消纳磷石膏。”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察专员罗鸿翔说。

位于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的乌江34号泉眼,2009年出现总磷和氟化物分别超标1499倍和119倍,导致下游遵义境内断面水质全部降为劣Ⅴ类,变成了“牛奶河”。污染源头最终被确定为距离泉眼10公里的贵州磷化集团堆放的磷石膏。

贵州按照“标本兼治、源头优先、末端兜底”的思路,在磷矿、磷化工、磷石膏库“三磷”整治上突出刚性措施,全力改善乌江水质。2012年,贵州将34号泉眼污染治理列为省环境污染治理“1号工程”。贵州磷化集团在泉眼出水口建起三期污水处理设施,汛期全系统开机后,每小时可收集处理泉涌水1.5万立方米,实现全部达标排放。

乌江污染,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2018年4月,贵州印发关于加快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全面实施磷石膏“以用定产”,将磷石膏产生企业消纳磷石膏情况与磷酸等产品生产挂钩,倒逼企业加快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贵州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实现年度“产消平衡”;2021年,贵州磷石膏产生量为1203.21万吨,利用处置1326.66万吨。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乌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流域水质总体为优。

实现乌江长治久清,还需久久为功。今年3月,贵州省印发深化乌江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开展“三水共治”,力争到2023年底,乌江干流国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达到100%。 (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