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自古就是古代文人笔下的常客
从李白的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到王之涣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再到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它催发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的源头在黄河之滨
而黄河的源头在青海
在这片雄踞世界屋脊的高天厚土上
大自然以其大手笔、大气魄独具匠心
造化出以大为特征的山川风貌
构成了壮美奇绝的
生态区域和自然景观
打开中国地图
你会看见黄河的支流犹如一条条的枝蔓
在黄河两岸自由的延伸出去
湟水河是黄河无数支流中的一条
曲曲折折,穿过高原,流过谷地
喧腾奔流在青海高原上
以它丰富的乳汁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
养育着两岸勤劳的人民
孕育着灿烂的河湟文化
九曲黄河第一湾
走进秘境黄南
石雕(泽库和日寺石刻)
视频来源青海文旅
非遗瑰宝
在中国最主要的生态保护区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腹地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流传着一种神奇的技艺——泽库和日寺石刻,它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藏族民间雕刻艺术,流传于和日乡和日寺及周边地区。
它起始于清代嘉庆年间,和日寺寺主三世德尔敦迎请石刻艺人刻制经文和佛像,其后经过了罗加仓活佛和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和日寺石刻包括经文雕刻和佛像雕刻两大类型及线刻,浮雕、圆雕等技艺形式,它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形象生动,字迹清晰,刻成的作品质地细腻滑润,石刻经文字清秀工整,道劲有力,石刻佛像造型舒张丰满,线条流畅,带有鲜明的佛教艺术特色。泽库和日寺石刻为藏学及藏族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石书”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技艺代表-和日石经墙
古老的绘画技艺
穿越千年的历史烟云
描绘出绚丽的神秘色彩
历经沧桑的石经奇书
书写着令人动容的传奇故事
在和日寺背靠的山坡上,有一座被誉为世界“石书奇观”的和日石经墙。石经墙高3米,宽2.5米,长200余米,加上另外三堆石经,由10万余块大小不一的自然石片刻经成文后,按顺序排列而成,内容多为佛教名著经论、石刻佛像,并有大量文法、诗歌、艺术、天文、历算、医学、律法等方面的作品,字数在2亿以上。是泽库和日寺石刻的实物代表之作,并于2013年3月5日成为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主墙上刻的是著名的佛教经典《大藏经》两大部分之一——《甘珠尔》,其中收录各种著述1008种,约3966万字。主墙东面是一处独立存在的经石方墩,高10米,边长9米,上面堆放的石经是《大藏经》的另一部分——《丹珠尔》,收录各种著述4361种,约3870万字。在《丹珠尔》经墩东40米处和主体石经墙西120米处,还各有一座规模较小的石经墙,前者所刻经文为佛教丛书《檀多》经,共刻108遍;后者所刻经文有17种。
除了这些文字刻石,和日石经墙还有近2000幅佛像、佛塔等绘画石刻作品。这些绘画石刻精美舒展,皆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精美石刻】
【石雕释迦牟尼佛】
【石雕坛城】
和日石经墙是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也是石雕工艺规模最大、石刻经论最完整的石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为“世界石书”之最。它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END
河湟印象丨璀璨的青海宝藏——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四十一)
河湟印象丨高原秘境·麦秀森林国家公园(四十二)
河湟印象丨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中——古老的刻板印刷技艺(四十三)
供稿:社会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