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如何成为多产业发展的“增效器”?

旅游 云野科技 2022-06-13 16:44

原标题:文旅融合如何成为多产业发展的“增效器”?

产业融合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推动产业发展的新选择,并逐渐成为产业提高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文旅与其他领域融合趋势不断加深,彰显了“跨界合作”的发展理念。2019年,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等各部委陆续发文,鼓励支持交通、体育、养老、健康等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在消费、用地、金融等方面,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具有极强包容性、产业带动性特点的文旅正在成为多产业发展的“增效器”。

文旅+科技:驱动产业硬核升级

“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文旅平台

大多数人对文旅产业有一定的误解,认为文旅是一个传统的科技含量较低的行业,但回眸整个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科技一直是支撑旅游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给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使得信息更透明、出行更畅通、服务更便捷、体验更新颖、游玩更放心。

科技+旅游:文旅产业链的时代趋势

北京游客王先生一家刚刚降落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就收到“‘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欢迎您!关注‘微游甘肃’微信公众号,点击‘一机游’……”的提示性短信,王先生点击短信里的链接,直接转到“一部手机游甘肃”网端,可以查询出行线路、网上预订景区、酒店、旅行社导游,享受景区攻略、周边环境、交通天气、自主入园、景区航拍、智能找厕、投诉等服务,开启智慧化游玩的全新旅行。

自从“一部手机游云南”推出后,宁夏、甘肃、河南、青海、广西、湖北、贵州、上海等省份的“一机游”系列纷纷上线,山东、海南、河北、安徽、江西、福建也在规划之中,预计很快将会面世。“一机游”模式基于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通过紧密连接G端(政府侧)、B端(企业侧)、C端(用户侧),搭建起良性共赢的合作生态链,满足游客的体验和需求,创新游客在旅游中的体验,不断提升旅游质量和旅游服务品质,真正实现游客旅游体验自由自在。

战略支撑:政策发力支持文旅数字化

2020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措施,提出支持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普及电子地图、语音导览等服务,打造特色景区数字展览馆等,推动道路、旅游厕所等数字化建设。

北京通过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企业营商环境,支持旅游头部企业与文化科技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培育一批文化旅游互联网平台企业,扶持一批面向文化旅游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营造文化旅游企业数字赋能平台,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停车场、智能酒店、智能餐厅、无人商店等旅游产品。

上海市政府为顺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产生活以及消费需求的转变,出台《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政策,提出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着力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与文娱消费、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认为,从技术条件看,旅游业技术创新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已初步具备,旅游发展正在从资源驱动、政策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希望文旅企业用好数字红利,精准把握旅游市场发展动向和需求,着力解决有品质的散客旅行的痛点,为游客提供品质化、便利化、强体验和专项化的旅行服务,为更多景区及游客提供优质创新服务。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造成了全面的负面影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国际旅游人次数将下降70%。在国内多措并举促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科技+旅游”的数字化转型某种程度上让文旅产业化危为机,加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已来:走进科技文旅新时代

景区智慧化管理。目前国内恢复开放的景区均实施了网络预约制,并在原有基础上做了更多的拓展应用,推出了分时预约等新功能,部分景区还能实现电子地图导览和和智慧语音导览等附加服务,为游客游览时提供更多的线上辅助服务体验。云南丽江古城景区运用游客流量大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对景区瞬时客容量进行动态实时监测,以及时疏导分流,减少人员聚集。

创新消费场景。云会议、云展览、云直播、云签约等渐成新的消费场景,2020年11月16日开幕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首次引入了5G等新技术,以云上文博会的形式与观众见面,开幕、展览、招商、签约都会在云端完成。对于培育网络消费、智能消费,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助于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新鲜体验方式。“科技+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线上云旅游、云种草等全新的体验方式。通过在线上了解景区基本资料、跟着资深导游的直播了解旅游线路、阅读游客的相关点评,许多游客已感受了这样的体验方式。“通过几个月的‘云游’,我‘逛’了12个省(区市)的知名景区,从中挑选出了几个最想去的地方,等到疫情过去,春暖花开,带着全家一起去感受。”山东游客蒋女士说,很多景区和平台企业在疫情开始后通过制作短视频、线上直播等方式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线上营销及云旅游,可以提前种草游客,培养潜在受众,更可以拓展景区营销传播受众范围,降低地域限制。

“科技+旅游”的融合发展给旅游消费增添了诸多亮点,也改变了人们的旅游消费方式。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旅游”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未来中国文旅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将迎来又一次升级与“提速”。

文旅+乡村:激活地方经济

袁家村旅游旺季时游客络绎不绝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全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然而如何令我国延续五千年的乡村文明和农耕文化重新焕发活力,成为新时代下摆在乡村建设者面前的新问题。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尝试通过“文旅+乡村”的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如浙江鲁家村、浙江乌镇乌村、陕西的袁家村等,这些地方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通过原乡、原俗的农耕体验吸引着大量游客。

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总人口不过2200人的鲁家村位于安吉县城东北部,2011年村集体资产不足30万元。而如今,已剧增至2亿元。通过“公司+村+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鲁家村在抛荒地上建起了游客中心、生态湖,以及18个差异化的家庭农场,不断放大融合发展效益。通过家庭农场的建设,美丽乡村经营公司的落实,鲁家村打造了“游、吃、住、购、娱”的旅游大景区,不仅可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还可以促进鲁家村的农民创收。“好风景里有好日子”,鲁家村的村民们日益感到变化中的家乡蕴含着新的希望。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乡村业态逐渐丰富。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文旅与乡村的结合,在赋予旅游发展新内涵,焕发乡村新活力方面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乡村文化融入田地、屋舍,可以提升乡村资源的价值,提高乡村文化可视度,增强乡村间的差异性,促进乡村特色化发展。同时,文旅融合发展能够充实乡村文化内涵,提高村民的文化自信、培育文明新乡风、形成文明开放的旅游氛围。乡村文旅融合能够借助文化盘活现有的乡村资源,提升乡村原有产品品质,形成集特色农产品、农家餐饮、特色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供给,不仅能够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还能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

盘活闲置乡村资源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提出通过信贷投放、政策保障、产品创新等多种措施,加强金融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支持,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同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

随着近些年国家倡导乡村建筑,大力推广乡镇旅游景点,许多景点大力抓住这一机会,将原本古老的村子翻新建设,打造成知名旅游景点。历史悠久的陕西“袁家村”,凭借着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特色景色,成功逆袭成为陕西省乡村旅游成功的典范。

村民经营着地道的关中小吃,选用自家盛产的优质原料,吸引着陕西当地人和外省前来旅游的游客来这里品尝。如今这个原本偏僻的陕西农村大变样,古朴典雅的小巷两边店铺林立,作坊鳞次栉比。原本冷清的村子现在游人如织,每年都要接待千百万的游客。据统计,在旅游旺季时袁家村一天能接待游客18万人,村子里年收入近10亿元。越来越多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村体验关中味道,村民们也因此发家致富。如今,袁家村已经成为国内最火爆的民俗村之一。

可以预见,依托绿水青山、乡土文化资源,推出更多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休闲农业项目,将会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延伸产业链、衍生新业态、增加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网络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