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云柯
曾经老旧、散乱、无序的工业厂房,注入了时尚、智慧与活力新元素。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张家湾设计小镇,正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继5月梧桐路“繁花大道”、铜牛地块口袋公园等改造提升完成后,张家湾镇将启动设计小镇公共环境新一轮综合治理提升。其中门户公园的建设,将让设计小镇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牵手”,今后游客可以通过空中景观廊道便捷往来。
营造生态活力“毯式街区”
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前身张家湾工业开发区,以建材、机械加工业为主,后经疏解腾退,工业生产逐渐迁至外地,老的厂房被留了下来。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副中心分院副院长于润东首次实地考察时注意到,这里存在厂房无序分布、公共空间零散破碎、建筑风貌参差不齐等乱象,急需进行系统化整合提升。
从功能定位上看,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地位十分重要,北京市赋予了张家湾设计小镇“设计小镇、智慧小镇、活力小镇”的总体定位,并将其纳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先导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同时,张家湾身处城市副中心的“钻石”地段,东六环、城市绿心、北运河环绕周围,改善提升其环境面貌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在对张家湾设计小镇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时,清华同衡规划院提出了“毯式街区”更新改造理念。所谓“毯式街区”,就是对老旧厂房进行甄别,保留具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主体结构、空间尺度和场所记忆,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打破过去的孤立厂区和封闭围墙格局,将建筑物与室外公共开放空间打通,实现点状厂房、线性道路、街区层面一体化融合发展。“这就像是为整个地区铺上了一张漂亮的‘地毯’,形成连续开放的室外公共空间和活力街区。”于润东说。
本次设计小镇新一轮的公共环境治理提升中,就充分应用了“毯式街区”更新改造理念,计划对京塘路、张凤路、广源路进行改造升级,重点提升启动区西北角入口节点、北泡轻钢节点,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的新门户,形成舒朗开阔、尺度宜人、生态活力的整体街区形态。目前项目设计方案已经获批。
门户公园架廊道连接绿心
张凤路、京塘路交叉口的东南侧,是张家湾设计小镇启动区的西北入口。本次改造中,这里将被改造成兼具创意时尚与绿色生态的门户公园。目前,地块上的工业企业已经完成腾退。
公园建成后将整体朝向西北方向,门口处设置一块富有时尚和设计感的拱形雕塑,打造极具辨识度的门户景观。内部以大块草坪、缓坡以及水系构成生态宜人的门户广场,种植油松、国槐、碧桃、丁香、月季、芦苇等植被,营造密林、草甸、湿地、花园等多类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放松休闲的良好环境,也可成为新品发布活动的室外展区。公园后续还会增设新型智慧化互动产品,让这里成为设计小镇展示其设计水平、智能产品的新门户。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方案中公园内还设置有木质廊架,不仅在园内形成蜿蜒盘旋的观赏步道,而且廊架还将伸出公园,直接连通对面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形成跨越京塘路的绿道系统。市民游客可以通过架设在半空中的景观廊道,在设计小镇和绿心之间便捷往来,形成连续的慢行系统。
门户公园南侧的北泡地块,配合即将建成亮相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本次改造提升项目将在其西侧、南侧建设具有工业气质韵味的地标性绿色活力景观。其中,原北泡厂房保留下来的桁架在改造中将充分体现“毯式街区”更新理念,桁架上部可以加装膜结构、彩灯以及投影等,为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提供多功能的室外展示空间。
栽花补绿提升街道品质
设计小镇北侧的京塘路是城市副中心重要的东西向过境通道,也是重要的城市干道。根据《城市副中心控规》,未来京塘路国道功能将会减弱,主要承担副中心内的交通功能。本次改造将着眼于道路性质的转变,对京塘路南侧进行改造,将主辅路间的防护绿带升级为人们可以进入的带状公园,丰富景观植被,连通、缝合城市绿心公园和设计小镇,建成形象展示性景观林荫大道。
张凤路是设计小镇“毯式街区”规划的西界面,本次调整将会完成沿路公共设施织补,打通两侧绿道,保留现状大乔木并进行修建,提升整体街道形象。东西向的广源路也将启动环境改造,张凤路西侧部分保留现状建筑,将建屋顶景观连续的超线公园;东侧为“毯式街区”,沿路设置齿状绿地,并在现状建筑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形成集产业、商业、文化、休闲等于一体的综合活力区域。
“张家湾设计小镇的规划设计,是放在整个城市副中心的版图中内外联动、通盘考虑的。本次综合治理提升是据此提出的设计方案,外部与城市绿心进行一体化景观打造,内部进行‘毯式街区’更新改造,构建开放共享的活力脉络,形成与城市绿心、环球影城、张家湾古镇等功能板块协同共生的活力开放街区。”张家湾镇党委书记邹海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