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刚刚揭牌的“国家植物园”,山水间优美的风光让游人流连忘返,而我则更加急切地行走在通往樱桃沟的山路上。很多年没有光顾这里,山花烂漫,溪水潺潺,野趣横生依旧。特别是走进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林,山林间投洒的光影,溪水旁嬉水的娃儿,让人恍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顺着山间木栈道一路前行,樱桃沟沿途“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二·九运动纪念地”的路标指引着游人走进山谷深处。山间一块平坦之地,上世纪80年代中建设的“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吸引人们的目光。
整个纪念亭是由三座三棱锥立体小亭组成,据说是为了隐喻一二·九运动举办军事夏令营时露营的帐篷,而三个三棱锥正好组成一个“众”字,代表着广大民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抵抗外敌侵略的决心。仔细阅读了露天展板方知,86年前,也就是一二·九运动爆发后,1936年至1937年间,在这里,北平民先队和学联曾先后举办了三期“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夏令营活动中有政治讲座,分析抗日战争的局势,谈论红军北上抗日的消息和爱国志士的抗日活动,进行军事训练等,从而培养出一批抗日战争的骨干力量。
在这深沟溪谷中,曾经燃烧起抗日的星星之火,并最终形成了全民族抗日的熊熊烈焰。而在这其中涌现出的学生领袖姚依林、郭明秋、黄静、邓力群、孙敬文、宋黎、朱穆之、彭涛、谷景生、李昌、黄华、周小舟、康世恩、陆平、赵德尊等也被后人载入史册。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一二·九运动,指出“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凝视着纪念亭黑色大理石牌匾,红色驿站的小木屋,当年参加军事夏令营学员在石头上留下的“保卫华北”的石刻以及一幅幅雕塑,再一次体会到历史的峥嵘岁月,深深地缅怀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