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聂雪山出现一群白嘴唇的野兽,下山遇到2只狼,公的抛弃母的,拼命往山上跑

旅游 雪灵谷 2022-06-14 12:04

原标题:格聂雪山出现一群白嘴唇的野兽,下山遇到2只狼,公的抛弃母的,拼命往山上跑

格聂雪山似一朵盛开的白莲花,主峰周围有四峰拱卫,两旁的群峰次第排列,如一片片花瓣,蔚为壮观。终年白雪皑皑的山巅,仿佛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婚纱下摆处是裸露的山岩,山下有广阔的草原。

每年从9月份以来,格聂雪山的气温开始下降。山下的草原上突然出现2群白唇鹿,一群50-60只左右,另一群约30-50只,总共估计有上100只。这些白唇鹿陆陆续续是从雪山上下到水草丰美的草原来,主要是准备找配偶繁殖。

说起白唇鹿,这可是中国的特有动物。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嘴唇、鼻子和下巴下方的咽喉处长有一圈纯白色斑纹,就好像带着一个“白口罩”;还有就是,雄性白唇鹿头顶有一对“珊瑚角”,显得威风凛凛。

下山:公鹿群与母鹿群平常分开不往来,繁殖季才聚集一起组成交配群

白唇鹿在雪山上迁移,远远望去,蔚为壮观。长了角的公鹿聚集在一群,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互不相让;没有角的是母鹿,她们则稀稀疏疏走在路上,很有纪律。这次下山,它们是为了到山下更适合繁衍生息的草原去过冬。

生活在格聂雪山里的白唇鹿,几乎没有天敌,但这次,还是遇到了2只狼。公鹿群首先发现,急忙往山上跑,而奇怪的是,母鹿群则朝山下跑。弄得狼貌似不知所措:难道雌鹿不知道,有角的雄鹿这时正好是她们的坚强后盾么?雌鹿鄙夷撇嘴一笑:它都自身难保!

逃过了狼追,一来到草地上,两群白唇鹿开始混合在一起,最后组成一个很大的交配群。大家知道,除交配季节外,成年公鹿与母鹿都是分群活动的,母鹿活动在开阔的沟谷和山岭间,公鹿则漫游在山麓,它们没有“两脚兽”坏,一般不会越界去“偷情”,只有等待繁殖季节,才下山过“夫妻生活”。

草地上,几只母白唇鹿正在悠闲地觅食,走走停停;几只公鹿则站在石头边,望着远方,那姿态优雅迷人,身上飘着一股仙风道骨的出尘气质。

遇到一群高原马路过,这群白唇鹿也不惊慌,几只胆大的还围着马儿转圈圈,时不时抬头看看,投去友善的目光,心里估计有一千个疑问:这群家伙怎么与我们长得不一样呢?

白唇鹿经常走动,身体出汗需要喝盐水,几只年纪稍大一点的白唇鹿很有经验,它们知道小溪的崖边水,富含它们身体所需的盐分。天一亮,就三三两两往这边赶。就在它们饮水的时候,时不时跑来几只野山羊。饮完了水,山羊与白唇鹿竟然互相追逐嬉闹,好像一家人。

争偶:公鹿为争偶打架鹿角碰断,母鹿在旁边观望

混合成群后不久,雌鹿除了吃草就是睡觉,但是雄鹿就不同了,它们开始忙碌起来,四处物色对象。这时,雄鹿没有固定的栖息点,几天不喝水也不吃草,性情也开始变得凶猛起来,在整个大群里奔走,四处寻找发情的雌鹿。

这时,两头雄鹿相遇,绝对不会放过对方,除非一方被打到认输为止。刚一见面,一只雄兽站在原地,高声嘶鸣,发出吓人的咆哮声,粗壮而低沉,另外一只自然也不甘自弱,它伸长脖子,也开始咆哮,一声比一声高。

紧接着,它们都用蹄子刨开草地,然后趴在地面打滚,来来回回往身上沾泥土,直到自认为自己身上的泥巴比对方要多才站起来。你不要以为就这样比试比试就完了,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呢。

只见一只公鹿突然发力,大约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了过去。天啦,这速度就像一辆山路上行驶的汽车,这样撞上去不废即残。然而,另外一只并没有被吓跑,它抖了抖身子,直接迎面撞上去。只见“嘭嘭嘭”几声巨响,两只公鹿撞在了一起,竟然没有一只被撞倒。

它们的格斗进行得很剧烈,开始用鹿角来“摔跤”,企图把对方掀翻在地。突然,“啪”的一声,一只公鹿的鹿角被对方折断了,没办法,它失败了,只好退出格斗。胜出者自然得到了旁边观战母鹿的青睐。

交配:各交配群之间界限分明,由一只主雄统领所有交配群,谁也不得越界

大约一周后,架打得七七八八了,雌鹿被分成了大大小小10多个交配群。每个小交配群里,界限分明,群里通常有1只雄鹿,带着三五只雌鹿,它的职责就是保护它的“妃子们”,避免其它雄鹿前来骚扰。

当然啦,所有的交配群由一只主雄(相当于总群主)来统领,不管雄鹿还是雌鹿,都得听它指挥,如果那只雄鹿想调皮,敢去别的交配群闹事,那他就死定了。会被大家赶出群,它只能孤孤单单在野外,很有可能被狼或者雪豹吃掉。

接下来就是交配期。白唇鹿的交配期也太长了,竟然长达80天。当然它们也讲究培养感情的,还得先“谈恋爱”,最激情的交配期一般在9月底到10月中下旬。

如果遇到下大雪,白唇鹿的生活就会被打乱,它们就要更换栖息地,放弃交配,跑到灌木丛中休息。只要天一晴,它们又回到草地上,各自宠幸自己的“爱妃”。

结语

每逢9月,格聂雪山下就有鹿群出现,但今年如此大规模种群的白唇鹿还真是少见,希望明年,格聂雪山下的白唇鹿会更多。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图片摄影:索南、张强等
参考资料:四川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孜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动物学、大自然探索、四川动物、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