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传承该怎么做?青岛的经验来了

旅游 建筑杂志社 2022-06-13 21:27

原标题: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传承该怎么做?青岛的经验来了

青岛城市风貌独具特色,拥有山海相拥、城景共融的山水环境,通山达海、灵活多样的整体格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景观,风格多样、精致考究的建筑艺术,锐意进取、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素有“东方瑞士”之称,是闻名遐迩的“黄海明珠”,在我国城市之林中特色鲜明、风采卓然。1994 年,青岛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覆盖全市域,核心区域范围约 28 平方公里历史城区。现有中山路、馆陶路等 13 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549处文物保护单位、957 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09 处历史建筑、1557 处传统风貌建筑。

一、坚持规划引领、一以贯之,下好整体保护“先手棋”

青岛自建市起即在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建设,注重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风貌严加保护,城市发展一脉相承,海陆交融、中西交融,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版城市规划均设置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保护专篇,实现城市总规与名城保护的充分衔接。1992年实施城市东迁战略,提出了“新旧脱开布局、保护老城、发展新区”的保护发展思路,并在1995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了28平方公里历史城区、9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88个保护点,明确严格保护要求。后续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和名城保护规划,均延续了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并注重保护的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和宜居性,不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更强调较好地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道路、街巷、院落等历史环境要素。青岛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路网格局和空间尺度保护良好,“山、海、岛、城”融为一体的整体格局得以完整保存。

二、坚持上下联动、顶格推进,打出协同作战“组合拳”

青岛市早在2002年就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作为全市层面议事协调机构。2019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先后成立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联席会议和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建立“市级统筹、区级实施、市区联合、分工协作”保护管理机制,完善“顶格协调、协同联动、一体推进”闭环流程,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进重要事项,实现统筹联动一股劲、工作推进“一盘棋”。各区市立足自身实际,成立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机构,28平方公里历史城区所在的市南区、市北区分别成立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管委会,李沧区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7区3市全部明确主管部门和承担的具体职责,实现保护工作覆盖全域化、责任落实精准化,形成了全域统筹、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

三、坚持建章立制、注重长效,织密四位一体“保障网”

青岛坚持系统观念谋划推进工作,立足青岛实际,着眼常态长效,加快搭建法规、政策、规划、标准四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从1990年出台国内首例地方政府规章《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管理暂行办法》起,先后出台《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青岛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编制形成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城市风貌、文保单位、工业遗产等一整套保护规划体系。建立涵盖规划、建筑、文旅等多领域10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库,系统开展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研究,全面参与保护更新项目前期论证、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各项工作。围绕促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规范保护更新工程施工、破解更新项目消防难题,编制修订《青岛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技术导则》《青岛市近现代历史建筑修缮施工导则》《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消防设计指引》等标准文件,为具体操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四、坚持应保尽保、从严把关,守牢保护利用“安全线”

青岛严格落实“真实保护、完整保护、永续利用”原则要求,深度挖掘城市历史文脉资源,全面完成全市域保护要素普查工作,建立《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名录》,将5324处自然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现代城市特色要素统一纳入保护范畴,目前正结合编制《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对各类要素进行增补,确保底数清楚、应保尽保。全力加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管理,采用倾斜航空摄影、激光点云扫描等技术开展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信息数字化采集工作,依托GIS、实景三维、BIM等技术搭建历史城区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新一轮历史建筑挂牌工作,已完成309处历史建筑和900余处传统风貌建筑信息档案整理和数字化采集。

五、坚持重点突破、典型示范,打响老城焕新“主动仗”

青岛坚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与改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有机结合、统筹实施,特别是2019年以来,全面开展新一轮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行动,把具体工作纳入全市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重要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市攻势作战方案等重要文件,细化为五大类攻坚任务,每类任务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完善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运行体系,确保各项计划目标任务高效推进。行动开展以来,按照“常态保护、留改并举、活化利用、点面结合”工作理念,坚持“一街区一规划”,重点开展中山路四方路有机更新示范片区和4条美丽示范街区建设,启动22.4万平方米保护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稳妥推进城市更新,累计建成3个公共停车场、新增650余个停车泊位,完成11条道路整治提升,建成1个街区广场、口袋公园,街区品质显著提升,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城市更加精致、方便、温馨。

六、坚持市场运作、产业赋能,跑出产城融合“加速度”

青岛坚持市场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针对历史城区发展活力不足、改造投资大、历史欠账多等问题,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工作机制,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主体合作,通过专项债、城市更新贷等方式筹措资金,已累计到位约21亿元资金用于建设运营,有效化解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融资难题。充分发挥历史城区里院文化、老字号文化等集聚优势,邀请知名设计机构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青岛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开展精准招商,推动建筑修缮保护与产业导入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创投风投、跨境贸易、文旅康养等产业业态,精心打造一批商务中心、国际社区、文创集群,吸引春光里、山海会、RCEP国际代表处、深圳工业设计协会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机构入驻,涌现出以广兴里、春光里、洪泰山海会、上街里·银鱼巷、第一粮库新金融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示范项目,用新业态、新产业为老城区增添发展新活力。

七、坚持文化传承、多元融合,塑造美丽城市“新名片”

青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风貌内涵,延续历史文脉,注重新城内现有的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的保护,加强整体风貌管控,促进历史建筑的功能活化。历年来支持有关政府部门、高校、专业人士和民间爱好者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工作,陆续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建设》《胶澳发展备忘录》等30余部著作,成功发布《光影中山路》《市南印迹》等一批研究成果,举办“中德历史城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青岛论坛”“故宫走进青岛”“中山路光影秀”“尚街里·夏日市集”等一批活动,打造蝴蝶楼、公主楼、花石楼、地质之光等104家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展馆,发挥充分老舍故居、梁实秋故居等20余处名人故居的聚集优势带动文化消费,开展了青岛啤酒厂、国棉五厂、耐火材料厂等一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使历史城区成为展示青岛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窗口和时尚地标。

全文见《城乡建设》2022年第11期第37~41页

原标题:《青岛市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编 辑:高梦冉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