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6月12日消息(记者刘淳 通讯员郑庆华)6月11日是2022年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日。10日—11日,“老外@Chongqing·大美武隆”在渝外国人士参访活动启动,来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6个国家的23名外国友人走进沧沟乡大田湿地人家、后坪乡天池苗寨、浩口乡仡佬族田家寨三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感受乡村发展变化,参与体验太极拳、古法制作豆干、仡佬族蜡染技艺等非遗文化。
外国友人喝进寨酒(央广网发 代君君摄)
本次活动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宣传部主办,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承办。
大田湿地人家 赏荷花、打太极、做豆干
大田湿地人家是依托“中国传统古村落”大田古村落千年古村历史,突出“原山原水原生态”主题,围绕“小桥流水人家,荡舟骑行生活”的创意,打造的集休闲度假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10日上午,参访团一行来到这里,实地感受了乡村美景、太极文化,体验了武隆传统豆腐干制作过程等项目,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让参与活动的外国友人们连声叫好。
大田湿地人家荷花湖划船(央广网发 代君君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荷花湖畔,放眼望去,200余亩的荷花开得正艳,在万绿丛中绽露笑颜,呈现出一种自然天成、出淤泥而不染的冰清玉洁。一阵微风吹过,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空气中充满荷花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Very beautiful!!!”外国友人连声称赞,一下车,便分成4个小组开始了荷花湖划船比赛的比拼。
武隆豆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豆干制作工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石磨磨浆,柴火烧浆煮豆浆,卤水点制豆腐…….每一步都坚持采用人工、匠心细作,大田古村落的古法制作豆干吸引了外国友人好奇的目光。
外国友人认真听着讲解员讲解古法豆干的制作流程,并走进豆干作坊,饶有兴致地参与推石磨、滤豆浆和卤豆干等环节。“真香!”吃着才烤制出的豆干,外国友人品味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后坪天池苗寨 尝米酒、学山歌、看变化
一走进后坪乡文凤村天池苗寨寨门,身着苗族服装的苗家儿女唱着山歌,端着米酒,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
后坪乡有世界唯一冲蚀型天坑—后坪天坑群世界自然遗产、亚洲第一长溶洞、川东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中国传统古村落等18个景区景点,是少数民族之乡、世界自然遗产之乡、红色政权之乡,经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大会战,后坪乡旧貌换新颜,被国务院作为对外展示中国脱贫成效的交流窗口,文凤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学山歌打莲箫(央广网发 代君君摄)
在村史馆,外国友人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文凤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程,见证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
在木器工坊,外国友人在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的木器制作“车功”和“挖功”后,也走上操作台,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做起了木碗。
夜幕降临,23名外国友人与当地村民一起,围在篝火旁,唱起后坪山歌,跳起了摆手舞。
重庆唯一仡佬族村寨 品历史、打糍粑、学蜡染
11日上午,参访团来到浩口乡田家寨。田家寨是重庆市唯一的仡佬族特色村寨,集民俗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村寨以木瓦房、吊脚楼为主,十几户仡佬族人家依山而居,青瓦木屋,古朴别致,雨中的田家寨云雾缭绕,别有一番韵味。寨内有仡佬族民俗文化博览馆,展示着仡佬族溯源、服饰、民居、生活习俗,让游客充分了解仡佬族历史文化。
“我居然在这里看到了跳竹竿舞,而且跳法跟我们完全一样!” 在仡佬族民俗文化博览馆内,来自菲律宾的杜苒迪看到竹竿舞的介绍非常激动。他兴奋地说,跳竹竿舞是菲律宾公认的全国性民间舞蹈,一直没有人去追问它的起源,今天在这里能看到竹竿舞,他想要研究一下,两者肯定有密切的关联,或者竹竿舞是不是从中国传入菲律宾呢?
外国友人展示蜡染作品(央广网发 王俊杰摄)
活动的最后一程,参访团一行来到浩口小学蜡染工作室,跟着老师学习仡佬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技艺。2019年,浩口仡佬族蜡染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