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芶江镇看到,曾一度让芶江镇成为“丝绸重镇”,但却因种种原因消失了30年的柞蚕重返山头,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柞蚕又称槲蚕、栎蚕、山蚕、青杠蚕等,因喜食柞树叶得名,柞蚕起源于我国山东省鲁中南地区,其茧丝的产量仅次于家蚕。资料显示,世界上至少有10种蚕,包括桑蚕、天蚕、柞蚕、蓖麻蚕、柳蚕等,这些蚕并非都以桑叶为食物,但只有桑蚕在国内叫做家蚕,而其他蚕被称做野蚕,其中有些蚕在国内没有分布。
据《芶江镇志》的主编周石元介绍,1739年,一批柞蚕被遵义知府陈玉壂从山东引进放养,并请来山东省济南府历城县的蚕师李涵德,教芶江人学习柞蚕放养、缫丝、织绸等技术,经过陈玉壂等人的不懈努力,遵义播州区芶江镇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丝绸重镇,蚕业贸易空前繁荣,当时全国各地商家云集,国内国外都有商人到这里来抢购丝绸,一时间,街道上的饮食、旅店、茶楼、酒肆比比皆是。因为芶江水三面环水,颇与重庆朝天门码头相似,当时芶江镇甚至得了“小重庆”的名号。
后来养蚕业逐渐向周边辐射,让整个遵义地区的丝织业盛行一时,遵义所生产的丝织品被称为“遵绸”,街头常有“纺织之声相闻,槲林之荫迷道路”的盛景。
然而清朝道光之后,特别是在民国中后期,遵义蚕桑业急剧衰落,柞蚕最后变成了“仅存三几户人家犹传习其祖若父之技艺以售绸和丝帕而已。”据一些史学家分析,遵义蚕桑业衰落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周石元回忆,当柞蚕失去了经济效益,芶江人便慢慢放弃了柞蚕的养殖,1992年,芶江镇已再无柞蚕的身影。
“2019年,我和几个老蚕师一起,恳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给我们一些柞蚕,留住柞蚕在芶江的根。”周石元说。原来,虽然柞蚕在芶江镇消失了,却一直被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贵州省蚕业研究所保种,据贵州省蚕业研究所所长罗朝斌介绍,目前他们保育的柞蚕有10多个品种, 蚕宝宝有金黄色、绿色等,每年繁育总茧量达3000多斤。
收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柞蚕后,芶江镇的“老蚕师”张家亮重拾柞蚕养殖,每年将收获的蚕茧以15元一斤交由贵州省蚕业研究所收购。“柞蚕丝特别耐用,做成蚕丝被,几代人都盖不烂,柞蚕丝传热快,保温久,里面还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据说还可以防辐射。柞蚕一身都是宝。”今年74岁的张家亮说。
2022年4月,家住芶江的张文贵也从省农业科学院免费领来3斤柞蚕种,2022年5月底,记者在芶江镇的山头看到,张文贵带回来的柞蚕已经蜕掉了四次皮,再蜕一次皮就将成茧。这些蚕宝宝长得十分肥硕,个头比成年男子的手指还要粗,如同一截截软黄金挂在树稍。走进柞蚕时,还能听见它们吃树叶发出的“刷刷刷”的声音,像下小雨一样。
“柞蚕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乡愁,因为这个情结,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柞蚕养殖在芶江镇一直延续下去。”周石元说,他正联合村里的几位“蚕师”研究如何让柞蚕养殖产生更大经济效益,希望未来能开发出研学旅游的项目,实现乡村振兴,再现“丝绸重镇”的辉煌。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陈问菩(文图 )
编辑:九月 |审校:欢喜 |签发: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