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头顶烈日面带笑容手挥镰刀迎麦收,8旬大爷:不能丢下一粒麦

旅游 摄客微刊 2022-06-02 16:03

原标题:农民头顶烈日面带笑容手挥镰刀迎麦收,8旬大爷:不能丢下一粒麦

河南省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村如其名,群山连绵起伏,村民世代生活在这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经过10年改土、8年治水、7年综合治理,登山村原来陡峭的坡地修建了500多亩梯田,从根本上改变了登山村缺粮少地、变成了肥沃的梯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年五月底六月初,麦子熟了!台阶一样的梯田,是登山人的高产田。层层梯田满是金黄像五线谱一样好看,挡不住的麦香扑面而来,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正是高温炎热天,村内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收割小麦,颗粒归仓的火热场景。村内都是蜿蜒崎岖的小路,房前屋后梯田层层,由于地块面积小机械设备很难操作,所以只能靠手工收麦。村里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上到八十岁的大爷、大妈下至十几岁的少年都是割麦能手。

八十岁的农村大爷,种了一辈子地,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来没有对种地嫌弃过,抱怨过。农忙的时候,田间地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大爷怀抱麦穗,手持镰刀,这一笑是大爷最开心的笑,是收获、是幸福、是感恩。

“麦熟三晌”,熟透的麦子不及时收割,被风一吹就会散落一地,一年的辛苦和汗水可就白流了。天公作美,蓝天白云下,镰刀嚯嚯,收获丰收、收获希望。趁着艳阳天,一位大哥在近四十度的高温下光着膀子抢收麦子。

这些年农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留下来的父母就带着孩子下地干活。

鲁大哥是深山区一名教师,家里种了7亩多地,眼下麦子成熟,容不得耽误,趁着星期天在家休息,他不顾炎热挥镰割麦。

这个帅小伙在县城一家大型超市上班,为了抢收麦子特意请假回来帮助家人干活。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娃,拿起镰刀割起麦来,手上尽是功夫。

沉甸甸的麦穗、颗粒饱满,周末放学回家的学生们也帮着大人一起收麦,别看他们年龄小,下地干起活来一点都不含糊。

在农村收割麦子是最普通,最常见的农活,这不,十来岁的小学生都会割麦。

“生活再好,我们也不能丢下一粒麦啊!”收麦休息间隙,大爷拿起一把麦子,给儿媳和孙子说着往事。

梯田地,地块小,割起麦来还是挺快的。梯田无路,搬运割下来的麦子还需要肩挑。

这块平整的场地是全村打麦的地方,一台脱粒机为整个村子服务。

麦子打完了,就要起场挑麦秸。谁说女子不如男,看!大妈这扬场的功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一旁的大叔都看傻眼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位大嫂正在把自家刚打好的小麦装袋绑口。

当下很多乡村收麦都是现代化机械一机收全村,但登山村由于地处山区,村民依然要收工收麦。今年天旱少雨,靠天吃饭的旱地小麦整体不如去年,村民们沿袭老传统,用镰刀收工收割,确保颗粒归仓,不丢一粒粮。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把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创造着登山村人的“登山精神”。 (摄影\李其帅 编辑\苏瑞)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