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故居 永记将军歼敌寇 长留正气天地间

旅游 南方日报 2022-06-01 06:25

原标题:张炎故居 永记将军歼敌寇 长留正气天地间

张炎故居为红砖、混凝土构筑的二层楼房。邓成 摄

张炎塑像。邓成 摄

张炎故居中西合璧,风格独特。吴川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张炎故居建筑面积约为324平方米,古朴典雅。吴川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张炎故居坐落于吴川市塘㙍镇樟山村。邓成 摄

张炎故居位于吴川市塘㙍镇樟山村。樟山村因樟树繁多而得名,村子依山而建,后靠丽山岭,面朝尖山岭,环境优美。

这座建于1931年的故居为红砖、水泥建筑,三开间两进布局,主楼由西座、内庭院、东座组成,古色古香,颇具岭南建筑风貌。故居坐东朝西,建筑面积583.57平方米,占地面积645平方米。1984年,张炎故居被评为吴川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又被评为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战功赫赫 精忠报国

张炎,字光中,又名巨炎,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爱国将领,1902年出生于越南。1911年,随父归国,经堂兄张世德引荐投身粤军,先后随军南征邓本殷、东征陈炯明、北伐吴佩孚。

“九·一八”事变后,张炎参加蔡廷锴组织的西南国民义勇军,任独立旅旅长。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张炎率领61师从南京东下,浴血奋战,重创日寇主力。淞沪抗战,四战四捷,日寇头目植田总攻计划宣告破产,迫使日寇三易其帅。十九路军和张炎因此名扬中外。

福建事变后,张炎失去兵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仍积极联共抗日。1936年春,他在柏林参加旅德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从事抗日民主活动。1938年2月,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一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出“抗战利益高于一切”“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等口号,与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共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春,任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筹建学生队,重视培养和发展抗日力量。

张炎联共抗日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注意,他们企图消灭张炎的抗日联防队伍。为反击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张炎在樟山村后背山自己家族的“慎终追远”墓园内,召开了武装起义研讨会,后称“七人会议”。在中共南路党组织的支持和配合下,1945年1月14日,张炎率部在吴川樟山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全县。随即成立高雷人民抗日军,宣布拥护共产党的团结抗日主张。

吴川起义后,国民党当局围攻吴川,张炎部队被迫分散。在途经博白一个村庄时,张炎被国民党博白县自卫队查辑,押解于玉林。1945年3月22日下午,年仅43岁的抗日爱国将领张炎,被国民党顽固派秘密杀害。1958年6月8日,张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红色遗址 绽放光芒

沿樟山村村道而行,绿树成阴,红花摇曳,一栋栋小洋楼掩映其中。走近一座小花园,园内长着一些低矮的松柏,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印着红砖清水墙,别有一番韵味。往花园内走,便可看到张炎故居。大门前挂着老一辈革命家邓颖超在张炎殉难四十周年时为其题的一幅对联:赤胆忠心,献身中华。

走进大门,室内墙面粉饰批荡,墙楣有灰塑饰线,天花有莲花灰塑,四个角落有射击孔。踏着水泥花阶砖地面,右经三级石阶就可直入大厅。大厅的正面有一座张炎的半身塑像。左右各有一个厢房,陈列着张炎的生平事迹。

沿红木楼梯拾级而上,经过走廊,便来到二楼大厅。轻推红木雕花的百页合门,一幅将军身穿西装、打领带的遗像映入眼帘,两边的墙上有其家人的照片和纪念将军的诗词文章,这些照片记载了张炎战功赫赫的戎马一生。

推开古朴的百叶窗,下有一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的广场。2007年,吴川市委、市政府在张炎故居旁建设将军广场。2012年9月,将军广场建成。广场中央建有张炎铜像。广场后有两幅巨大浮雕,为“七人会议”场景和上海市民帮助十九路军抗战时张炎副师长讲话的情形。浮雕两旁还用花岗石雕刻着李济深、蔡廷锴、何香凝和邓颖超等名人题刻,讲述着张炎的赤胆忠心。

近年来,樟山村结合红色资源,修缮各处革命遗址,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张炎故居修缮工程已被立项。不远处,张炎与社会各界人士合办的培养出大批革命党人的世德学校旧址保存完好,墙壁上精美的雕花述说着当年的辉煌。南路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会址和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也在陆续修缮。一个个红色遗址书写着历史的厚重,也在告诉世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撰文:林日清 陈玮琪 林亚强 梁艺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