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上红旗飘
宋海峰
巍巍大别山,襟长江而带淮河,眺楚湘而望秦蜀,为历代兵家囊取大江南北、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
大别山,是一座红色的山,一座英雄的山,一座精神的山。这里,是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这里诞生了红军4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这里,孕育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这一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怀着对大别山的敬仰之情,踏上追忆烽火岁月的大别山之路,去感受大别山上那迎风飘扬的红旗,去感悟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的大别山精神。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火种不灭,创造了“28年红旗始终不倒”的红色奇迹,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恢宏的篇章。
安徽省霍山县红源广场的大别山革命英雄群雕、大别山革命史浮雕墙,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诠释着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红源广场的大别山革命英雄群雕、大别山革命史浮雕墙,是鄂豫皖苏区革命的象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就开始在大别山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帷幕由此拉开。
仰望六霍起义纪念塔,我耳际响起了红4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大将后来的总结之言,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三大起义,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创建红4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有一面旗在这里升起,是一点星火燎燃热土。1927年11月初,六安、霍山两县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组织独山周围15个乡数千农民,手持大刀、长矛和土枪,占领独山镇。紧接着,霍山西镇区武装农民,一举歼灭西镇自卫团。这一系列起义后,当地党组织将游击武装集中编为红军第11军第33师,成为后来红4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及组成部分。
黄麻起义一声惊雷,革命斗争烈焰燃起。1927年11月13日深夜,“砰!”一声清脆的枪声,刺破夜空的宁静。黄麻起义爆发。腾腾烈焰中,数以万计的农民起义军从四面八方涌向黄安城(共和国成立后,改黄安为红安),架云梯、撞城门、攀城墙。欢呼声中,鲜艳的革命红旗第一次插上古老的黄安城头,迎着旭日猎猎飘扬。从此,红旗漫卷这片热土。
走进霍六起义纪念馆,凝视着徐向前元帅的铜像,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历史时刻:1931年11月7日,鄂东北特区最早的“首府”——黄安七里坪镇,河滩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如林;部队列队整齐,刀枪林立;周围的田坎、山坡上,聚拢着潮水般前来的人群,热烈庆贺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在此举行成立大会。
红4方面军战斗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处在国民党统治的咽喉,东临津浦路,西扼京汉路,北踞陇海路,南逼长江,虎视武汉,威震南京,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成为敌人反复围攻的一个主要目标。
行走在大别山,我在追寻,为什么在腥风血雨中,这里的革命红旗始终不倒,革命火焰始终燃烧,人民群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答案。
历史告诉我们答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霍六起义纪念馆陈列的《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宣言》,已经泛黄的纸页这样记载:“农民分得了土地,工人改善了生活,妇女得到了解放,取消了债务,废除了苛捐杂税······比较革命以前的生活,已经是两个世界。”
曾记得,每当召开工农代表大会的日子,鄂豫皖区的人民群众敲锣打鼓,鸣鞭放炮,杀猪宰羊,欢呼自己的解放。他们从心坎深处迸发出热情洋溢的赞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树呀树起来······站在革命最前线,不怕牺牲冲上前,为的是政权······
红4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回忆大别山革命斗争时说:“红军的力量在于民众之中。有了群众的支持,红军如鱼得水,任我驰骋,这是弱小的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
党一心为民,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成为党的铁靠山。人民群众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上战场······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红4方面军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连续取得第1次、第2次、第3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全军发展到4.5万人,先后在26个县建立了革命政权,鼎盛时期覆盖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万,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历史,从来没有风和日丽的进程,总会不经意间给党和人民军队带来跌宕起伏的大考。
1932年6月,国民党抽调30万军队,蒋介石亲自担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了第四次“围剿”。因当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方针,红4方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这次“围剿”。当年10月,红军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向西转移,从此再未返回鄂豫皖苏区。
“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红4方面主力军撤离后,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敌军所到地,血流遍地,店舍成墟,成千上万的群众被屠杀”。李先念担任国家主席后曾说:“我家那个县红安,当时有58万人,抗日战争时我回去了一趟,剩下二十几万人,没有哪一家不死人的。我家就死了好几个。”
听党话、跟党走。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大别山人民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高贵品质,“一根筋,不二心”,初心不改,不屈不挠。
沿着先驱的足迹,我来到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展厅里,一块块展示牌讲述着一个个大别山人民群众初心如炬的红色故事。有一个故事令人难忘。
那是1947年9月10日,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俗称刘邓大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在光山县接见了刘名榜、邱进敏等99名游击队战士。邓小平问刘名榜:“那么艰难,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刘名榜回答:“靠党的坚强领导,靠握紧枪杆子,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百姓冒着杀头的危险,铁了心地支持我们。没有他们,我们一天都活不下来!”
这不正是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红色密码吗?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红4方面军主力撤离后,留下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相继组成红25军、红28军,坚持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红28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成为鄂豫皖边区对日作战的中流砥柱。
大别山上红旗飘,遍地英雄下夕烟。肃立在红源广场的英烈墙前,我手捧白花,低头默哀。
遭到血洗的大别山,迸发出顽强的斗争精神。这里的共产党员、质朴的乡亲们在杀戮下宁折不屈,喊出“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口号。
“大别山区多义士,慷慨志气荡世间。1935年5月,有着大别山“江姐”之誉的晏春山不幸被捕。敌人给她灌辣椒水、上压杆、钉竹签、烧烙铁,她始终不屈服,后来敌人逼她带路去寻找红军游击队,途中她高呼口号,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中共黄安县七里区委委员和农协负责人秦绍勤被捕后,敌人把刑具用遍,也撬不开他紧咬的牙关。他大义凛然道:“老子是革命者,一不怕死,二不流泪,要我招供,休想!”秦绍勤至死不屈,英勇就义。
英雄赞歌,永远激荡人心。正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怀抱崇高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的牺牲,为这片山河挺起了不屈的脊梁,革命的红旗始终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
峥嵘岁月里,多少将士横刀立马,多少英烈长埋忠骨!28年浴血奋战,大别山走出了340多位将军,20多万英雄儿女英勇牺牲,在册的烈士就达13万多。红源广场英烈墙密密麻麻的名单下,是一个个鲜活的年轻生命,是枪林弹雨中,大别山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大无畏身影。
仲春4月,正是大别山杜鹃含苞怒放的季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红得更浓艳,红得更透彻······大别山的杜鹃花为什么像烈火、像朝霞、像鲜血?为什么这样红、这样鲜艳?那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看着一簇一簇鲜红的杜鹃花,令人感怀不已。大别山精神,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革命信仰、革命意志、革命品质的总和。革命先驱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伟大事业,一定会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大别山精神,必将永存于中国共产党人心中!
(作者为《(江西日报)社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