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镇卡拉村依托交通和区位优势,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以鸟笼文化为载体,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蓝莓、吊瓜、花卉园林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容村貌大幅改善,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今天的脱贫攻坚 记者走基层,我们一起走进龙泉镇卡拉村。
今年36岁的卡拉村村民吴明飞,早在12年前,就开业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家农家乐,那时候来卡拉旅游的游客不是特别多,每天最多只能接待三四桌客人。
近年来,随着卡拉村乡村旅游的逐步兴起,吴明飞的农家乐也逐步进入正轨,现在每天大概可以接待70桌客人,他的农家房屋也由原来的4间房子变成了现在的3栋大楼,接待能力也由最初30人到现在的400人。
吴明飞只是享受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中的代表之一,10年前,卡拉村还是一个穷山村,进村出寨,只有一条泥巴路,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尤其滞后。
2014年,卡拉村争取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了120多万元,将村里的通村路、广场、村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全部建设了起来,方便群众出行。
10年的发展和努力,穷山村变成了致富村,该村还抢抓凯羊高速公路建设机遇,计划重新规划土地,统规自建,新建容纳43户村民的“卡拉新村”,以此增强村区位优势。然而,机遇却遇到了阻挠,不少群众不理解,不配合,村两委就不断上门做工作、开院坝会,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被征用房屋村民搬迁工作。
卡拉村世代流传鸟笼制作技术,被誉为“鸟笼艺术之乡”,鸟笼生产,成为卡拉村人致富的“源头活水”。一开始村里的鸟笼还只是自产自销的“玩物”,不赚什么钱,直到1993年村里的王玉和和吴明海两位村民把云南市场打开,鸟笼产业才初具规模。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为此,卡拉村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了鸟笼制作的“金饭碗”,继续发展鸟笼主导产业,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和“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生产鸟笼,带动全村128户村民参与鸟笼生产。
村党支部书记杨箩金,从2010年就成为一名村干,十年间,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人民生活变化万千,然而,最让他欣慰和感动的是,村民们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村民们从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观念改变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社会的进步。
现在,卡拉村352户就有128户农户参与鸟笼生产,年销售鸟笼12万只,年产值约650万元,开办农家乐28家,每户年均收入18万元左右,同时还发展蓝莓200亩、吊瓜板蓝根100余亩,群众增收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了。
丹寨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宣杰
编辑 刘珺珺
一审 涂林念
二审 张 燕
三审 陈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