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有座古桥已具1800多年历史,独一无二的造型让人大开眼界

旅游 阿陆space 2022-06-20 19:21

原标题:余杭有座古桥已具1800多年历史,独一无二的造型让人大开眼界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杭州最“老”的古桥并不在名胜风景区林立的西湖边,而是低调横跨于如今“郊外”,默默无闻的南苕溪之上。它的历史之悠久在清嘉庆《余杭县志》里有据可查:“汉熹平年间(172年-178年)建,名隆兴。五代钱武肃王重建,改名安镇。”毫无疑问,它也曾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屡毁屡建,直到天启六年(即1626年),户部尚书李侍问再次发起募捐重修,才正式定名为“通济桥”,取其“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

因为和“传说”中只有三孔的“通济桥”形象严重不符,当我来到桥头时,还是感觉非常困惑的。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道现在的“通济大桥”之所以“六孔”,是因为自2002年起,就有相关部门投入1.1亿元资金,历时3年对其实施“退堤扩孔”的结果。所以从远处看,它就像是由两座三孔拱桥连接而成,正中间又有“通济桥亭”位于“粗壮”的石墩之上。这样造型的古桥,似乎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从侧面打量通济大桥,恰逢夕阳西下,因此各个“桥拱”中都被涂上一块金黄,明暗交替之下分外迷人。通济大桥采用的是“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西边的迎水面,桥墩外筑有两堵分水角,在桥墩上方又各开一个溢洪券洞,可见当时的“设计师”也非常高明,把泄洪手段应用到了极致。

据相关资料显示,老的通济桥全桥长50米,宽10米,高7.84米,宽8.8米,分水角宽2米,长6米。而扩建的另一段则是仿照老桥式样,长43米(包括新老桥交接墩10米),中孔13米,左右孔各为10米。用航拍机俯瞰大桥,可以看到两段桥体几乎完全对衬,位于正中间的“通济桥亭”恰好把它们“一分为二”,或者说“合二为一”。

通济桥亭有东西南北四联,二为古人摘句,二为今人撰写,大大增加了景观的文化内涵,如果朋友们到这里参观游玩,不妨在亭子里小憩片刻,吟诵品味下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古人联分别是:“芦花两岸晴山雪,苕水一溪春涨红”和“晓趋天阙星辰近,春到人间雨露宽。”新联分别是“一川日月有情映碧玉,千镇杭嘉无恙恃双虹”(出自谢国刚先生)和“溪纳万山洪流骋驰吴越,桥载千秋青史鉴证余杭”(出自周如汉先生)。而位于亭子两头的老旧石材以及说明石碑,也都是难能可贵的古迹,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感受这座古桥 曾经的风霜及坎坷。

抬头仰望,亭子内部的装饰花纹和浮雕也是极为精致,可惜为了营造灯光,肉眼可见一些电线或者灯带“钉”在木梁之上,有点大刹风景。

如果你在桥上仔细打量,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比如几只“撅屁股”石狮,比如有点四不像的“避水金睛兽”,更有一些瑞兽的表情简直让人难以直视,个人觉得它们和整座大桥的建筑风格其实是有点格格不入的。(图文作者:阿陆,谢绝转载哦,欢迎关注收藏和点赞)

通济桥曾经是连接这“城”与“市”的最古老的重要桥梁,因此还诞生了“溪北为城,溪南为市”的说法。比如清乾隆年间余杭教谕任昌运曾有《通济桥》诗云:“通津桥跨大溪上,小店多开桥上头。一路篮舆行地稳,不知鳌背驾层楼。”但是时过境迁,现在桥边虽然有不少小区,但商铺店面却没几家,大概也是受疫情影响吧,很多还大门紧锁着。而桥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电瓶车不断,仍然有点“车水马龙”的样子。沿着南苕溪边游走,俨然也和京杭大运河差不多,设有长廊以及各种人文景观,是周边居民休闲散步健身蹓娃的好去处。

离通济大桥不远,水面上还有年轻人正玩着桨板,看样子也不是头一回来了,悠哉悠哉很快就拐个弯,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杭州有这样一座个性十足的古桥,“知名度”却不高,可能和它的地理位置太偏有点关系吧。到通济大桥比较适合自驾,直接导航可达。公共交通非常少,只有当地的2469M路,到通济大桥北站或者澄清巷口站下车比较近。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座桥还是非常值得一观的,挺有意思。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