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和客户约了带她的孩子一块出去玩,走到朋友住的小区门口,看到她正数落着茫然无措的孩子:“昨天晚上就告诉你今天要出去玩,要你早点起来,结果还是起不来,什么都要拖拖拉拉,你看弄到现在,你叫我下次还怎么带你……”
来到游乐园,看客户的孩子眼睛盯着一辆赛车玩具不愿离开,我问:“喜欢这个玩具吗?”孩子点点头没出声,我又问:“我给你买好不好?”孩子不出声,下意识的点了一下头,转眼又摇的像个拨浪鼓似的。我正思忖着他这样到底是要还是不要呢?朋友的叨叨声传来:“不准买!家里那么多玩具,不是被你弄坏了就是买回去根本都不玩……”
一路上看到客户的嘴像把刀子似的一直挂在孩子脖子上,不禁有些心疼孩子,想替她开解一下,对朋友说:“你的孩子可真乖啊!”
朋友瘪嘴说:“乖什么乖,要稍微放松一点,他就要造反了……”然后开始畅谈自己的育儿经,说她们家很民主,从来不会对孩子使用暴力教育,就算孩子爸有时很生气了,也不会动手打孩子,只会和孩子讲道理,所以他们家是不会存在暴力教育的。
可是,她却没意识到,她的“不停说教”也是一种暴力教育,只不过叫软暴力。
在中国,几乎绝大部分的孩子都遭受过软暴力。我也曾经是软暴力的受害者,也曾经使用过软暴力对待自己的孩子。当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在系统学习之后的一段时间,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
因为软暴力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身体,所以它的潜在威胁常会被我们家长忽略,甚至是成为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习惯”。但是,却能够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留下一辈子都抹不去的阴影。
比如: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软暴力教育的孩子,在人际交往、处理问题的时也会不自觉的使用软暴力。更可怕的是,当孩子长大成人后,即便他能意识到自己在使用软暴力,但常常在无意识中被潜意识里的模式带走,从而又给身边的亲人、孩子带去伤害,造成一种业力的轮回。
家长的软暴力会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自尊心越低的孩子长大后越是要面子。因为内在没有,所以要外求。
软暴力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负面的语言给孩子传达了消极的信息,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软暴力让孩子患病几率增加。据权威机构研究,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占据健康因素的75%以上。负面信息会带来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带来健康隐患。所以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可能让孩子生病,绝不是危言耸听。
软暴力会导致孩子抑郁或暴躁,有的家庭中孩子无论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家长都不主动沟通,对了的不嘉许,错了也不做总结去调整,不是教训就是用“沉默”的态度去对待,这会让孩子感到很无助,孩子心里都不知道自己哪儿犯错了,以后要怎么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抑郁或暴躁。
……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要说了“这打也不行骂也不行,讲道理也不行,到底要哪样?”
不能打骂孩子,不要对孩子施软暴力(不断说教)和冷暴力(沉默对待)。不能打骂孩子可能是大多数家长们都已经达成共识的基本常识。可能对软暴力难以理解些,毕竟动不动就讲一通大道理是当下社会很多家长的通病。
我们经常在网上或者微信里,有人会发一些视频啊或者图片什么的,那些视频里经常会有一些俊男美女滔滔不绝、绘声绘色的讲一通大大的道理。一次和一个约十岁的孩子在一起,我正好在看一个我觉得讲的很有道理的视频,一边看一边傻笑着,那个孩子看我看的津津有味,把头凑过来看了一下,一脸鄙视的对我说:“你原来这么傻的啊!爱看这么幼稚的视频……”
我刹那间愣住了,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们懂得的道理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他们并不缺少道理,他们缺少的是对道理付诸于实践的能力。
而这个能力从哪里来?孩子的实践能力最初都是来自模仿,从父母或者抚养的言行中模仿得来。然后再在模仿获得的基本能力之上创造自己的特点。所以家长们整天和孩子们讲一些自己都没有实践过或者没做到的道理,只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冲突或者带来对抗情绪。
这里有的家长又和我辩论了“你说都是模仿的我不认同,我平时又不说谎,那我的孩子怎么爱说谎呢?”这位家长说的对,可能你是没有说谎,可当孩子真实表达的时候你没有尊重他认可他,没有带他去看到他行为背后的良好动机,而是否定他批评他责骂他……下次他不说谎才怪,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啊!
其实,和孩子进行一个良好有效的沟通并不难,难的是父母们没有勇气回看自己,基于教育目标修正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可能对孩子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是人生最难的一门功课之一。你得不断地学习,去成长自己,带着爱陪伴和见证孩子的成长,做一个内心充盈而快乐的支持者,守望者。相信通过心智成长,内在丰盛的你终会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