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磨山村,石磨元素随处可见。(通讯员 江车 摄)
“游客多了,需求多了,我们供应量也得跟上。”5月1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时,杨柳叶正在开家庭会,商量再建20亩有机蔬果基地。
80后杨柳叶,经营着村里规模最大的一家农家乐。
她所在的磨山村,是一个以石头闻名的村庄,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游玩。
磨山村位于磨山脚下,山上的石头,质地坚硬,耐磨耐用,是制作石磨、石碾、石槽的优质原料。
多年前,穿村而过的京广铁路,将这里生产的石制用品运往全国各地,其中石磨最为走俏。
上世纪90年代,石磨普遍被机械取代,不再吃香。“打”了一辈子石头的磨山村人,只能放下手中的铁锤、铁凿,外出打工。
昔日因石头而火热的磨山村,顿时没了生气,成了“空心村”。
2016年,新村“两委”上任,决心让磨山村重现生机。外出考察过程中,村“两委”看到不少地方的土坯房、旧房子都变成了景点、民宿,生意火爆。
“别人的土坯房都能成景点,我们的石头肯定也可以。”村支部副书记、主任樊连坤说。受到启发,村“两委”决定在石头上做文章。
由于长期采石,村里堆积了不少废石废料。村“两委”发动群众,花10天时间,给村里来了一场大扫除。同时,村民们就地取材,把废弃的石头、石板、石磨等,铺设到家家户户门口,还垒起小巷、院墙,别有风味的“石头村”初现雏形。
磨山村史馆里,记载着磨山村的发展历程、石头文化等。(通讯员 江车 摄)
2017年,磨山石艺被评定为孝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磨山村被省里列为非物质文化传承地。当地政府积极争取资金,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生态”的原则,在村里打造石艺馆、农耕馆、村史馆等。
石头换了一种“卖法”,磨山村面貌焕然一新。樊连坤介绍:“去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每逢节假日,每天来村里游玩的有四五千人。”几年来,磨山村先后“搬”回省级绿色示范村、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等荣誉牌匾。
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吸引了在外闯荡的年轻人目光,杨柳叶就是其中一位。“2015年刚嫁过来时,这还是一个贫困村。”杨柳叶和丈夫一直在外地做餐饮,过年回村看到村里大变样,动了回乡的心思。2021年8月,杨柳叶回到磨山村,租下18间老房子,经营农家乐和民宿。开业不到一年,杨柳叶收入近30万元,还带动10多名村民就业,帮周边农户销售近60万元豆腐、糍粑等农副产品。
大巴一辆接着一辆,游客一拨接着一拨,磨山村热闹起来了。但樊连坤心里并不踏实:人来了,但留不住。“去磨山爬山、参观展馆,顶多半天时间”。
看到短板,村“两委”再发力。樊连坤说,村里正计划建设花卉、蔬果采摘基地,打造糍粑节、瓜果节、腊货节,增加游玩项目,丰富游客体验,争取将半日游、一日游变两日游、多日游。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高玉峰 徐小洁)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