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凉子者//阿都土司的始末

旅游 彝空间音乐 2022-05-24 12:42

原标题:阿凉子者//阿都土司的始末

阿都土司的始末

文/阿凉子者

位于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勒别嘎特(汉名青杠坪)是一块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风水宝地:她背靠巍伟壮丽的螺髻山大山脉,北临闻名遐尔的温泉大瀑布,东面则是清波逐浪的委洛河江流。

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的勒别嘎特,深秋时节,黄橙橙的稻谷玉米刚被农人收进屋,冬春开始抽穗扬花的冬麦、油菜子又被沉浸在采蜜蜂蝶的阵阵伊嗡里……这里正是凉山四大土司之一的阿都土司的衙门(现普格县荞窝镇城西村一组)。

据史料记载:阿都正长官司大约是在明景泰三年(1452年)在普格、布拖一带任土司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设置大小土司,形成世袭制度,是封建王朝在鞭长莫及的情况下,采取的“以彝制彝”的统治措施。阿都正长官司,即阿都家土司,彝族称为阿都兹莫。他所辖范围广袤,整个布拖县、普格县(除拖木沟)和宁南松新、昭觉柳且(四开)及金阳的部分地区都归他管。衙门设有在布拖吉巴洛补(现光明村)、普格勒别嘎特、普格洛乌子足、普格洛佐、米色特口等五处衙门。阿都土司在这一带统治了近五百年(到1950年止)时间。从黑那阿都——阿都阿支——阿支洛各——洛各达补——达补俄次——俄次夫叶——夫叶拉吗——拉吗拉果绝嗣,即康熙五年(1666年)止。共统治了二百多年。阿都土司绝嗣后,沙马土司(安氏)木母阿住从贵州过来上门承袭了土司职位。其间又经历了十代。即:木母阿住——阿住阿甲——阿甲子枯——子枯尔柱——尔柱尔嘎——尔嘎拉窝日(都显贵)——拉窝日各(都尔大人)——日各日立(都鲁清)绝嗣,便收日果日立(都鲁清)的侄子(都尔大人哥哥的孙子)初日阿各日(都龙光)承袭传给阿都日哈(都定臣),直到一九三六年阿都日哈(都定臣被国民党(李家钰)骗至西昌南门较场坝枪毙为止)共统治了二百七十年时间。在阿住阿甲统治时期,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清王朝改授慕技(阿住阿甲)为阿都宣抚司”,传至阿甲子枯时,即“雍正六年(1728年)裁汰。同年,聚姑(子枯)因军功复阿都正长官司,其妻比尔莫兹子因剿抚凉山夷(彝)众有功,授以阿都副长官司。传至嘉庆年间,阿都副长官司(尔嘎阿炜日)绝嗣,由正长官司都显贵(尔嘎拉窝日)兼袭。于是,正副长官司归于一人。实际上,阿都土司是一家人(尔嘎拉窝日和尔嘎阿炜日是同胞兄弟),有两个官衙,两枚官印。从都显贵往后,基本由一人兼二职”。

自阿都日哈(都定臣)被国民党(李家钰)杀害后,土司威望低落、威风扫地。一九三七年沙马家从金阳请来正在军校读书的家门呷朵阿土(安树德)上门承袭了土司的职位和土司的老婆阿来莫日则(阿都日哈的爱人阿来莫日则是阿都日哈家支爷爷的表妹,呷朵阿土又是阿都日哈的幺爷,这样阿来莫日则和阿朵阿土便是表兄表妹结婚)。直到一九四五年三月呷朵阿土被黑彝吉狄家支所杀为止,又统治了九年的时间。

在呷朵阿土统治时期,因侄子呷朵阿哈(安学成)打仗勇敢,于是在一九四二年,呷朵阿土便把阿都副长官的大印交给了呷朵阿哈,呷朵阿哈便成了理所当然的土司继承人。只是当时在混乱中,阿都正长官司的大印遗失,且呷朵阿哈年仅十七,又住在金阳,迫于形势,就未直接来承袭土司的职位,直到一九五0年初,呷朵阿土的官庄(管家)结博俄史(布拖光明村人氏)等人才从昭觉将呷朵阿哈接到布拖。是年,适逢解放前夕的曙光照耀布拖之际,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呷朵阿哈便交出了副长官司印,就此结束了土司制度。实际上,呷朵阿哈在职的五年不过是一位衰弱土司走向没落的五年。

从以上的史料,我们已经基本知道了阿都土司一家的始末。

阿都土司的统治手段

阿都土司对各家支的统治甚严,特别是在子枯尔柱、尔柱尔嘎统治时期(即清乾隆年间)颇有威风,除对官百姓(白彝)进行统治外,对黑彝和土目也直接进行统治。阿都土司统治的官百姓共一百多个家支,二万多户人。主要分布在布拖、普格(除拖木沟)、宁南松新、昭觉柳且(今四开)及金阳等地。单就布拖也有十九个家支、一千多户人。官百姓历来就是土司的娃子,受土司的直接统治,租种土司的土地。每年交纳占农作物百分之十的官租。就西洛、布拖两地,土司就可收官租三百一十石(每石500斤,共计155000斤)。遇土司的婚丧大事、逢年过节,每户还要给土司送一坛酒和半边猪头。

阿都土司统治的黑彝家支共八支。比补、吉狄、几纽、莫什、比朱、剖差、热尔、阿俄八大黑彝家支受土司的直接统治。各大家支在土司的婚丧大事、逢年过节时,都要前往分工待候:跑差家打仗;阿俄家修路,筑坟(这两家住普格西洛);吉妞家抬石头、木头;热尔家管建筑(这两家住普格);英什家接亲、葬人(这一家布拖、普格都有);吉狄家敬酒;比朱家传令、管事务;比补家搞宣传(这三家住布拖坝子)。

土司对黑彝拥有类似黑彝对白彝的统治权力,主要表现在:

一、偿给或租给黑彝家支若干封(块)地,每年进行收收租剥削。

二、每年或几年内,由八大家支向土司纳贡白银一百锭(每锭十两),骏马八匹。

三、凡是土司召请集会,叫唤随征,指定当管家,在婚丧大事中执行各项勤杂事务。

四、逢年过节每家支要奉送猪头和一坛酒,并无偿地为土司服劳役。

黑彝对土司若有所触犯,便要遭到倾家荡产,甚至杀身之祸。清代乾隆年间,比补家解巴吉洛、别合搁达、加拉洛合;结博家结博尔布、结博堵日;比朱家莫奎史奎查苏等七人,就因触犯土司,遭到杀身的。不仅如此,土司还打破惯例,黑彝家支中,若有绝嗣者,土司便吃“绝业”(将绝嗣者的财产和土地全部吞没)。如:剖差家舍布伍拉阿约,米惹剖牛;比朱家惹列洛各阿呷的的;比补家沙吉阿扯尼日等户的财产和土地就被土司吃了“绝业”。平时,土司一旦看上谁家的牲畜,即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迫使黑彝将牲畜的耳朵或尾巴割掉,并藏起来喂养。这样,土司怕降低自己身份,就不会再要了。

阿都土司统治的土目共九大土目:布拖坝上的阿吉尼、布拖衣某的特足尼、金阳的吉列尼、布拖西溪河的苟日尼,西溪河乐安的洛恩尼、普格西洛的阿列尼、普格的子梗尼、拖觉的阿布尼、布拖沙洛的吉沙史家尼。这九支土目每年或几年内,要向士司交贡马九匹,加上八大家支的八匹,土司每年或几年内可得贡马十七匹。贡马必须是本家支或土目支中最好的骏马。土司又在这批马中挑选八匹上等马每三年给皇帝上一次贡。总之,土司对各家支的统治是世袭相传,又各有其特点,各施展其绝计,以便进一步加强对各家支的统治。由于土司的残酷剥削和血腥镇压,于是一系列镇压与反抗的械斗便油然而生。

除此之外,如今在普格,特别是在阿都土司大衙门所在的勒别嘎特的民间传说中,有许多还未被收录史册的故事。现将其中个别记录于下:

勒别嘎特阿都土司衙门古遗址(现荞窝镇城西村一组)

勒别

阿都土司家的红皮糙果茶 位于阿都土司衙门正西侧的螺髻山脚处,有着一片约(莫)三亩地的半斜坡梯地,据说南方丝绸之路在普格境内的路线正从阿都土司家这三亩地旁边路过,因此,土司一家就在这里修建了用以接待南来北往马帮商贩的庞大的客栈(类似现今所说的宾馆招待所)。 就在客栈古遗址房背后的石埂之上,还生长着几簇从磊石缝里挤生出的稀疏的茶树,据说这种茶树名叫红皮糙果茶。此处正是当年阿都土司一家种植的茶林(如今这种茶树已被列为国家的二级保护植物)。在当时,阿都土司管辖的地盘除拖木沟外,南起宁南松新、北至昭觉柳且(四开)、布拖全部以及金阳部分地区,其所辖的黑彝八大家支及其所辖的数万彝汉百姓都会络绎不绝前来勒别嘎特土司衙门奉送礼品,如果没有种植这么一片茶林,阿都土司的衙门哪里能找这么多的茶叶来待客?所以,这片茶林是阿都土司专为接待客人而种植的茶林。 如今,由于“农业学大寨”时期的“改土改田运动”,未能逃脱厄运的红皮糙果茶树也被改造成“大寨式农田”。虽说是这样,从田埂石缝当中拼命挤生出来的茶树苗上看,只要给它嫁接,并挖出分开重新种植,那么,说不定勒别嘎特土司衙门正式开发的那天,游客们也许能够品到红皮糙果茶们的芬芳。

客栈古遗址

阿都土司客栈的马厩 距离客栈遗址不远处的东南侧,有着一块狭长的平地,传说这是阿都土司专为住进客栈的客人们修造的马厩古遗址。在当时,每天都会是这样:……赶着马匹、驮着盐筒、丝绸等货物的商贩们,在这客栈来了一拨又来一拨,还有来自远方的属民贡奉者,不单每天都有成群结队前来,而且不少的人是驮着贡品骑着马,常常造成客栈家奴们接迎不暇直忙乱。所以,阿都土司建造的这马厩,为马匹之主解缓了不少的难题。 马厩背后是一座圆圆的小山包,山包的顶端是一处宽敞的草坪,说是当年这里是个赛马场,是专为寄宿客栈的客人们供赛马娱乐活动所用的。还传说这赛马场的东侧还没有垮山之前是个欢度火把节的娱乐场。

马厩古遗址

阿都土司悬挂猪头的地方 如今的普格彝族民间还流传着三句这样的谚语: 彝人汉人“聚在米色特口”的衙门, 半边猪头“聚在勒别嘎特”的衙门, 木盔马勺“聚在委洛日呷”江河边。 所谓彝人汉人“聚”在米色特口的衙门,是说阿都土司所辖范围非常的广袤,如:除了勒别嘎特大衙门之外,阿都土司还有吉巴洛补(布拖光明村)、普格洛乌补子足、普格洛佐、米色特苦四处衙门,由米色特苦(今黎安乡)衙门所辖的地方是彝汉杂居区,在此地向衙门贡奉礼物(贡品)的,都是彝人和汉人,所以此衙门聚的彝汉两家的百姓算最多。 “半边猪头”聚在“勒别嘎特的衙门”,说的是布拖、普格、金阳、宁南的八大家支黑彝及他们所管辖的平民百姓按照土司所定的规矩,前往勒别嘎特送来的猪头堆积如山,所以人们调侃说“半边猪头聚在勒别嘎特大衙门”。 土司接纳如此多的猪脑壳,但他不会吃猪头肉,而只是向外界炫耀:他有好多好多的属民。所以,每当一到过大年,阿都土司家的几幢板房都会挂满数以万计的猪头。猪头多了,又得不到及时的处置,导致猪头变腐烂,屋的整个地上都会堆满掉落下来的蛆虫,一眼看去,像是谁人筛下厚厚的麦粒。 往往有时候,土司双方为了争夺个娃子(属民),争夺一只小小的猪头而发生械斗,丢了不少人的性命。所以在当时,人们曾经留下这么一句话: 为争斗半边猪脑壳, 丢了七颗人脑壳。 这是当时社会的写照。 “木盔马勺聚在委洛日呷江河边”。说的是勒别嘎特阿都土司家的衙门。这里是长官司居住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勒别嘎特衙门是吉巴洛补、洛乌补子足、洛佐、米色特苦四处衙门的“总部”。所以无论是平常、还是逢年过节,勒别嘎特衙门的客人少则几百个、多则一千多,这时忙坏背水做饭的众女奴丫环们,因为衙门附近只有一处小小的池塘,所以,等到客人们用完餐之后,众女奴们就用箩筐背起数以千计的木盔马勺,顺坡下到数里之外的委洛河边(现则木河的荞窝段)来洗刷,可见在当时,称霸一方的阿都土司多气派。

阿都土司悬挂猪头的屋子

世袭阿都长官司都化南之墓 在勒别嘎特土司衙门正南方向六华里处,有着一个名叫耿底的村落,这里居住的绝大部分是汉族。村落背后是一片大约四、五度的斜坡,坡的正中有一处墓群,单独立在前面的那座高大气派、雕龙腾空、凤凰飞舞的,就是世袭阿都土司都华南之墓。都华南之墓背靠西边的绵延螺髻山,面朝东方保温伙莆峰,象征他虽死去,但留给后人的福祉犹如东方温暖的晨光。挨在都华南墓后的那座,是都华南的女儿;女儿墓的后边,是五座横排而立的墓群,传说这是都华南的心腹官庄(管家)们(妻儿)。 在彝人的丧事习俗中,只有一天聚人的习俗,但对都华南的去世,人们对他停了七天的尸,聚了七天的人。也就是说,在勒呷嘎特的土司衙门出殡,抬棺朝着正南方向走,用这六华里的路,停停走走,走了七天才到达耿底。但在这六华里的路上,人们对逝者都华南停放七次棺、聚了七次人。直到第七天才到达耿底村落房背后的小斜坡,并进行安葬。 传说都华南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土司,并且赢得皇帝的赞赏。所以在他离世的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吊丧的人数以万计,见此情形,办丧的人们也就只好采用停七天尸、吊七天丧的办法,用此来缓解吊丧人们的拥挤,送走万众敬重的土司。 还有一件更为奇特的事,刻写都华南墓誌的那块大石板,是运自北方的陕西(甘肃),因为全国只有陕西(甘肃)才出这样的石材。现在,刻有都华南墓誌的石板,已被普格文化广电旅游局收藏。

注: 1.本文参考资料取自安学成(呷朵阿哈)口述,张华君记录的有关阿都土司一家的古往今来。 2.关于阿都土司一家的故事,取自勒呷嘎特(今土司衙门旧址)附近民间的传说

。申明:本文从普格文艺公众号转载,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版权归属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如涉及版权事宜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删/改。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