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听说有人想靠劝谏以求名垂青史,问过我了没有?

旅游 木木讲说历史 2022-05-24 12:27

原标题:杨广:听说有人想靠劝谏以求名垂青史,问过我了没有?

隋炀帝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昏君和暴君,他刚愎自用,嫉贤妒能。(我是皇帝,不管在哪个方面,我都应该是最强的,谁也比不过我,但凡对我的才能地位有威胁的人,都不该活在这世上。)

举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当时隋朝投入大量物力民力去修建洛阳城、修缮长城、修筑大运河,伤亡者不计其数,天下自然动荡不安,各地义军突起。隋炀帝一路节节败退,困守江都宫,宫中的卫士纷纷谋划着要造反。一个宫女好心提醒杨广注意防范,杨广却不在意,并且恼羞成怒(你在教我做事?),直接把宫女杀了。

还有一件事,杨广擅长写诗,当时自负盛名,要“与士大夫高选”,也就是和天下人打擂台,说自己即使不接杨坚的班,也能当皇帝,没有谁能比得过我。当时,有一个叫薛道衡的文人,也极善写诗,最出名的一首诗有一个句子写得非常好,“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就这一句诗就可以就可以很传神地感受到女子空虚落寞的心境。杨广作为一个诗人,自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句子之妙。他好强,又自负,就想要模仿他,写出更好的句子。但是,尝试了很多次,都写不出来。杨广急了:我是皇帝,天下都是我的,我是最强的,怎么可能有人能超过我,还是在我引以为豪的诗文上,绝对不能忍。所以,他就随便捏造了一个谎言,把薛道衡杀了。杀之前,还不解气,还要再羞辱一下:“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小样,我叫你作出这种好诗,我写不出来,还杀不了你了。杀了你我还是最强的,跟我斗,你还嫩了点。)

隋炀帝有一句很出名的话:“我性不喜人谏,若位望通显而谏以求者,弥所不耐。至于卑贱之士,虽少宽假,然卒不置之地上。汝其知之!”我生性不喜欢别人劝谏,如果位高权重的人提出,我是很看不惯的,如果是地位低的人说的,虽然可以稍微宽恕原谅,但最终我也不会放过他。你们都知道吧。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帝王有很多喜欢纳谏,虚心接受臣子意见的,如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有虽然不喜欢臣子劝谏但是要做好表面功夫的,以证自己是明君的;有最初礼贤纳谏,后来专制膨胀拒谏的,如朱元璋。但是几乎没有像杨广一样从头到尾拒绝接受他人意见,并且随意杀害的。

杨广确有很突出的才能,能够独当一面,但是他故步自封,好大喜功至此。以至于,江都之变前夕,有一个宫女听到将士谋反的计划告诉了萧皇后,萧皇后思踌后,觉得事已至此,已无必要,并没有告诉杨广。一代帝王,到了穷途末路之时,连身边最亲近的皇后也不想和他多说什么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就杨广这种品行,怎么当上太子的,怎么会让杨坚废了杨勇改立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杨勇本身品行不修,骄奢淫逸,而杨广比之杨勇,不仅会作诗,还孝顺父母,品德又好,骁勇善战,怎么看都比杨勇好(当然这里的杨广除了作诗和善战,其他都是为了谋皇位装出来的)。杨坚作为皇帝肯定是更加喜欢杨广的,所以后来就直接废了杨勇,册立杨广。

杨广其实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而且他的想法很跳跃且长远。但是他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很心急。他同期开展了三项大工程,又是修长城,又是建洛阳城,还要通大运河,征用民力无数,“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死尸满野”,伤亡惨重,以至民不聊生,才会有义军带头推翻统治。而在后世看来,他真的很有远见,以上三个工程无一不在后世起到重要作用。杨广是一个确确实实的理想主义者,他的才能其实很高,而且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军事、政治、文学,他都极具天赋,甚至可以说他除了当皇帝什么都可以。是以,当代历史课本给他冠以“昏君”的名号,其意不假,还很准确。

最后,说一下我想感叹一下杨广的精力之旺盛。杨广说“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杨广是一个很有活力的皇帝,他看不起那些一直呆在宫里不动的皇帝,觉得要多出去走动,见见世面,抚恤百姓。因此,他在位的十四年间基本都在出巡。根据唐史学家岑仲勉先生的统计,十四年里,杨广在大兴城呆了一年多,洛阳不超过四年,其余时间都在路上。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