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小桥流水,两侧青砖黛瓦,中间是80块一位的游船观光。
两边的房子里,卖的是15块钱一杯的酸梅汤。
如果你喜欢旅游,那么上面描述的场景你肯定见过。
问题来了,你都是在哪见过的呢?
是在上海的枫泾,嘉兴的乌镇?
还是苏州的周庄,云南的丽江?
这些个古镇长得都差不多一个样,或者应该说,现在全国的古镇基本上都长一个样。
放眼全国,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文旅”模式下,对于商家而言,这些小吃到底有多“香”?
为什么古镇的文化被「小吃」一点点给赶走了,而这背后又反映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古镇里的民俗文化干不过“小吃”。
相机下的步行街古韵古香,小桥流水,风景如画。
可去掉滤镜以后,步行街上的小吃包罗万象,沿河的长廊也摆满了地摊。
北京的糖葫芦,长沙的臭豆腐,三步一家现做水果捞,五步一家手打柠檬茶。
从街头吃到巷尾,卖来卖去也就那么几样。
吃饱喝足以后再去祈愿树挂个红绸,在寺庙门口套个圈,找块没有商铺的青砖墙拍张照,这古镇就算是来过了。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旅游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去的是哪里的古镇。
虽然大家去的古镇不一样,但吃着差不多的臭豆腐,喝着差不多的柠檬水,买着差不多的义乌小商品,拍着差不多的照片。
四舍五入下来,大家也算是一块旅游过的同路人了。
放眼国内的“古镇经济”其实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古镇呈现出了同样的特点,那就是餐饮和小商品变得越来越多,文化类产业却变得越来越少了。
到底为什么呢?如果想研究这个问题,得先从根上入手:
“古镇景区”,到底是干嘛的?
中国的古城和古镇,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基于原有的古城,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化改造。
例如大理古城,苏州周庄古镇等。
二、无中生有,选址建造一个,并注入传统文化或当地民族的元素。
这种古城可就太多了,为了避免被喷地域黑,在这就不举例了。
但不管是改造还是建造,其实推动古镇商业化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
“古镇经济”属于旅游业,旅游业的特点就是人流大、高净值人群多、消费力强。
所以在“古镇经济”中,“古镇”只是一个壳子,而“经济”二字才是促使古镇商业化的根本动力。
景区的商业模式,可以用车站的商业模式来对比一下。
这两个消费场景的特点都非常明显:1、人流量大;2、回头客比例小。
面对这样的消费特点,这两个消费场景也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最佳的变现模式就是餐饮。
从消费心理上来看,相较于传统服饰、琴棋书画这些商品,餐饮的消费逻辑更加简单,看见了、闻见了就会想吃,吃完了、抹了嘴、丢掉餐盒就算完了。
可换成其他产品,这就不一样了。本来就是出去旅游的,谁都不想把一大堆东西带在身上,所以买其他的东西之前要经历一番思想斗争,阻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但换成吃的就不用这么纠结了,可以随时装进肚子里,不会成为旅途中的累赘。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车站和景区这两个场景中,餐饮都是妥妥的主角。
车站有沙县小吃、黄山菜饭、黄焖鸡三足鼎立;
景区有淀粉肠、烤面筋、轰炸大鱿鱼等一众小吃群雄逐鹿。
不过与车站不同,车站换来换去也就是那么几样,景区商业街的捕捉力相对来说就要强得多。
在这个网红零食遍地走的年代,只要哪里又红了一样新零食,过不了两天,古镇的商业街上就能出现同款。
比如,现在稳居古镇商业街的一霸「芡实糕」,最早就是通过网红零食的手段入驻全国各大古镇的。
而且开餐饮店还有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操作简单,并且可以进行流水化量产,比如全国古镇都有的鸡排和臭豆腐。根本不用自己从头做,给工厂打个电话,半成品直接给你送货上门。你只需要租个铺子,支个油锅,按照商家给的SOP一步步来,不用培训就可以直接开张。
景区不像是奢侈品店,奢侈品店几天开一单就够吃一个月,景区的客流量这么大,靠低价竞争的方式基本上是没什么用的。只要做得不是特别难吃,基本上都能满足饱和的消费量。
所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地量产更多,卖出更多,就成了这些商家的核心竞争力。
如此对比下来,小商品能卖得火热其实也是相同的道理。
还是套进去餐饮业的那两个优势。
首先,小商品轻便,随手就可以装包里带走,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没有那么纠结。
其次,要想卖出去一件1000块钱的单品是非常困难的,但在人流量密集的景区,卖出去100个10块钱的单品就容易得多。
因此,小商品经济也成为了各大景区青睐的香饽饽。
看看,现在的古镇其实挺好设计的吧。
以餐饮和小商品作为基底,商铺之间夹杂那么一两个手工作坊,店里的“金银”首饰你看着是手工的,其实全是批发。
古镇的桥头巷尾再种上两棵树,在树上挂满祈愿的红绸,要是嫌麻烦可以连树都免了,直接在巷子口开个卖同心锁的铺子。
这古镇就算是建好了。
说来说去,那么古镇到底有多赚钱呢?
就拿山东的青州古城举例,2020年下半年疫情向好后,旅游经济迎来了快速回弹。
每逢周末,这座占地仅10平方公里的古城便可迎来上万名游客,一个周末的消费额可达数百万。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轻人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夜间消费的增速开始呈指数级增长。
青州古城2020年夜间消费持续升温,入城人次达53.69万人次,单日夜间消费突破270万元,网红打卡点、街头表演、民谣酒吧等也逐渐兴起。
这些其实也还好,但让我很不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古城喜欢在晚上把城墙打成紫一片绿一片的?
接不接地气不知道,但多少有点接地府。
当然也可能是我的审美有问题,如果大家觉得那是文艺浪漫,就当我没说吧。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发现了,这古镇确实是越来越赚钱了。
街面上飘的孜然味越来越浓,可这古镇的“古”味却是越来越淡了。
为什么发展了“古镇经济”,却不同时也发展发展“古镇文化”呢?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就三个字「不赚钱」。
在景区里面与游客直接接触的是那些租了门面的商家,如果要按照我们的常规思路,这些商家要做的事应该是这样的:
先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思考变现路径;
将其转化为表演或商品的形式;
然后在前期进行投入,后期不断更新迭代。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商家,你会这么做么?
反正我是不会去做的。
因为这一套流程做下来,变现模型不清晰,市场反馈也无法预估,最重要的是前期的投入太大,风险太高。
只要其中任何一步走得不顺利,就容易赔个底朝天。
所以,长期视角在“古镇经济”的市场模型下是很难存活的,只能用短期视角去考虑问题。
在经过市场的筛选过后,最具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餐饮业,在这场激烈的争斗中存活了下来。
但这么做的代价也很明显,在商业的冲击下,古镇的文化属性开始变得越来越淡,所谓的“城市名片”到最后也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
如果是拔地而起的“新古镇”那其实还好,把它们当成一个文化主题的消费综合体,其实也未尝不可。
可若是那些“旧城改造”的古镇,这一切对于当地的原住民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相对于变现手段清晰的商家,原住民的经营手段有限,很难在如此内卷的红海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选择租掉或者卖掉祖产,然后离开家乡。
民俗艺术家冯骥才先生说过这么一番话,
「它们完全是一个商业化的城市,原有居民大量迁走了,城市的记忆没有了,它原有的生活形态没有了。游客和居民都是汉人,原有的民俗和生活也丧失了。」
记得之前从网上看过一个阴间笑话,说如果去古镇旅游的话,买东西时别忘了问问对方是哪里人,没准可能是老乡。
虽然这显得有些荒诞,但“外地人在本地赚外地钱”的情况,在古镇经济的模式下确实越变越多了。
发展古镇经济,本应该是借助商业的逻辑,让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可如今这“舍了文化抓经济”的方式,又是否一种本末倒置呢?
旅游景点有淡季和旺季,古镇经济也有生存周期,火了一阵又倒闭的古镇不在少数,资本的风暴席卷而过之后,只剩一地鸡毛。
可原本属于这里的人和物,文化和民俗,又该何去何从呢?
你去过哪些古镇古城旅游?
你觉得现在的古镇商业化和同质化的情况严重吗?
今后旅游,你还会选择古镇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猛犸,再瞄一眼这个奇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