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旅游业渡难关重在提振信心

旅游 中国经济时报 2022-05-27 10:47

原标题:关注丨旅游业渡难关重在提振信心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晓红

受近期疫情的影响,作为聚集性、流动性、接触性较强的旅游业,恢复发展面临不小挑战。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1.94亿,下降19.0%。

“近期,尽管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但旅游等多个行业仍受影响严重。目前,政策对旅游业的帮助更多在于财税和金融扶持方面,偏向于‘输血式’扶持。但要增强旅游业韧性、激发内生活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国家还可以从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旅游业‘造血式’扶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旅游管理系副教授李会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提振信心旅游业才能稳定发展

“截至目前,受局地多点散发疫情影响,国内旅游经济复苏进程出现明显波动,必要出行之外的旅游消费意愿收缩,全年旅游经济处于‘弱景气’区间。”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致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助力旅游业渡难关,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推出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应对冲击。李会琴告诉本报记者,金融支持和扩大内需是最能够帮助旅游业恢复和稳定的利好政策。该类政策对于小微企业居多的旅游行业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不仅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而且有助于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

“此前实行对旅行社质保金100%暂退,最近又推迟了缓缴部分社保的安排,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压力。”6人游定制旅行创始人兼CEO贾建强向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在张致宁看来,当前,旅游恢复的前提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的出行限制显著放宽,此外仍然需要政府继续在政策、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为旅游行业提供支持。

贾建强也认为,对旅游业而言,解决的根本方法是需要各地严格按照精准科学防控,对于非封控区人员应该放开流动和旅游,这样才能给旅游业以信心。

“对旅游企业而言,应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政策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经营的压力,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以及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看好的信心。”驴妈妈旅游网CEO邹庆龄告诉本报记者。  

旅游企业积极自救

在获得政府政策扶持的同时,旅游企业也在积极作为,实现自救。

据记者了解,针对3月份以来的疫情倒春寒,驴妈妈旅游网加大了多个省区市客源地(目的地)布局,围绕帐篷露营、度假酒店+、精品城市周边游,加大布局新业态,满足当地人游当地需求。携程集团启动了“旅游复兴V计划”,联合百余目的地、万家品牌共同投入10亿元复苏基金,以促进旅游消费。

贾建强告诉本报记者,为减轻压力,公司增加了多元化业务,开展严选商城销售目的地特产,预售一些远期的酒店套餐等。

邹庆龄则强调,企业要利用好“悲观红利”,心态不能崩,旅游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刚需,坚定旅游主业不放松,保持现金流,还要抓住机遇,积极谋求创新。

途牛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途牛在产业链上积极开拓酒店、民宿等产品,重点深耕亲子度假研学产品,布局暑假市场。此外,途牛与各区域的露营产品也陆续上线。

李会琴认为,旅游企业除了依靠政策支持,积极利用信贷渡过资金短缺难关外,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尽全力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将资金资源优先投到能创新价值、让经营获益、能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日后发展打下基础。同时,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抓住智慧旅游、在线旅游等新业态的市场机遇,创新丰富自身旅游产品,规划建设新的旅游项目和业态,在旅游和健康、文化、体育等的跨界融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十年辉煌(6)丨人民生活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十年辉煌(7)丨消费增长动力十足

●解读丨力促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新闻洞察丨颗粒归仓不容缓 百亿补贴确保粮食安全

●关注丨持续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仍需加大政策扶持

●复工复产进行时②丨全力以“复”须进一步保畅稳链

监 制 丨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www.cet.com.cn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