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栈道流清水、河岸鲜花融锦带……初夏时节的 广西南宁市兴宁的沙江河畔,宛如 一幅水岸相融、绿色生态的城市景观画卷。
从曾经众人嫌恶的重度黑臭水体,到如今受欢迎的生态景观带,沙江河实现华丽转身。
经过治理的沙江河沿岸,已经成为了生态景观带。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广西南宁市主城区有18条城市内河,江南有8条,江北有10条。沙江河是18条内河之一的竹排江上游右支流,与那考河以Y字形流入竹排江,并最终汇入南宁的母亲河——邕江。多年来,沙江河两岸缺乏污水收集管网,生产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水体受到污染。加上施工弃土侵占河道,致使河流行洪不畅。
为了解决黑臭水体环境问题,南宁市政府紧紧围绕国务院“水十条”,提出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目标要求。2017年9月,作为南宁市沙江河流域综合整治PPP项目承建方的北京排水集团以那考河为样板,开始对沙江河进行治理。
沙江河再生水厂。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借鉴那考河治理的成功经验,沙江河流域综合整治PPP项目于2017年动工,按照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 项目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为主线,继承了那考河项目总结下来的经验,统筹岸上岸下、上游下游,开展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以更科学、更生态、更经济、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进行整治,实现“一条龙”治水。
“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把生态系统的构建作为水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水利、行洪等功能需求,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堰,为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构建‘清水绿岸、循环畅通、生态健康、人水和谐’的滨水生态环境。”据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有效破解传统地面厂臭气、噪声的邻避效应和选址建设难题,降低噪声、臭气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沙江河项目选择了环境友好型的地埋式建设方案,使污水处理设施上部空间成为生态绿地,增添城市景观亮点。
位于沙江河水厂楼房上的景观公园。人民网记者 严立政摄
运营过程中,建设者们不断打造系统化、精细化、智慧化的“厂网河一体”运营管理体系,对雨水、污水、再生水、河道、合流制溢流污染及初期雨水控制进行综合调控管理,强化高效、精确的厂网河运营调控控制,进一步减少降雨对沙江河运行的影响。
2018年10月,沙江河整治完成,变成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滨河景观,走在沙江河畔,两岸的景观极具野趣,让人感受变化最大的是水质,原本乌黑腥臭的水体变成了汩汩清流。
沙江河沿岸绿意盎然。
据悉,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后,广西南宁市积极探索建立完善法治化、理论化河湖管控新模式,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公布实施了《南宁市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南宁市水土保持若干规定》《南宁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推动了全市河湖水环境管理保护法治化进程。目前《邕江两岸滨水区域管理条例》也已进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阶段。该条例施行后将对南宁市母亲河邕江长远的管护及其两岸的开发利用与规划发挥重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环境保护法》修订实施以来,南宁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衍全介绍,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标,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22位,在省会城市排名第6位,“南宁蓝”成为首府南宁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全市主要流域水质优良率(达到或好于III类)连续6年达到100%,地表水水质排名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前30,实现“Ⅱ类水入境、Ⅱ类水出境”;2020年至2021年,全市农用地安全利用任务完成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连续两年实现“双100%”。2016年,荣获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17—2019年,连续3年荣获“美丽山水城市”荣誉称号,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三年获得此殊荣的城市。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