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人人都说90后佛系,那大概是他们没见过10后——考试100分不如睡眠充足重要、梦想在午饭面前不值一提。其实,这样的现象与他们的环境不无关系:充足的物质条件、不用吃苦的生活、随时被满足的各种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和行动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腰线 (ID: yaoxian6)
文丨桑桑姐 编丨Zemira
爸妈要强孩子佛,到底怎么回事?
不止是我,我身边的朋友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自己养出的小孩越来越没有欲望了。
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进的灯塔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信奉的人生观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80后的前半生全靠“一定要争气”这口仙气吊着,一路走到了现在。
都说父母是儿女最好的榜样,我和先生自觉都算是求上进的人,每天晚上孩子都能看到我俩一边工作一边薅头发的背影。
大概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种祖传的死磕精神,到了下一代竟然失传了。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都操心过自己究竟是上北大还是上清华,但妮莫从来都没有这个烦恼。
当我们带着她在哈佛的校园里转悠的时候,满怀憧憬地问她:“以后你好好努力,争取考进哈佛好不好?”
她说:“这个学校好吗?”
“特别好,这是全世界顶尖的学校,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进来”
人家一脸名利淡泊:“那就算了吧。”
我记得四年级因为数学没考好,罚自己闭关一个暑假,但我也从来没见过妮莫为考试紧张过,也从来没见过她为考得不好伤心过,考前一晚永远是信心满满——
“你今天一直在玩,都复习好了?”
“嗯,都复习好了!”
“这么有信心?”
“当然啦!”
“那你打算考多少分?”生怕她自我要求太低,我又赶紧补了一句:“90分才算优秀哦。”
“那……我考89分吧。”
虽然老母亲只会点加减乘除,但也最容易仗着智商的优越性而上头。我有次给妮莫辅导作业,正当我的情绪已经饱满到位,奋力拍着桌子问她:这里为什么会出错?为什么还是错了?
她好像完全不被我的情绪感染,梦游于三界之外。
忽然她指着手里的铅笔说:“为什么铅笔的后面总有块橡皮?”
“别给我转移话题!”
“We all make mistakes.”(我们都会犯错)
OMG,浑身燥热瞬间消失,如入无上清凉之境,双膝一软,差点向禅师跪下。
这一届小朋友的心灵鸡汤水准就是这么高,处处透着禅意。
看过一个热搜视频,一个小男孩在写语文作业,一边写一边奶声奶气地用四川话自我安慰:写错喽,不怕滴,被老师骂喽,也不怕滴,时间总会过去滴~~~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这心理素质,这哲学高度,怪不得先崩溃的总是父母。
理想是什么,可以吃吗?
学习上得过且过,在她的人生理想上,我也没看出什么执着心。
小时候带她去过几次艺术博物馆,看了几次睡莲和草垛子,从此之后,她就逢人宣布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当一个莫奈一样的艺术家。
她从小喜欢画画,平时的创作也非常高产,堪称画中乾隆。
艺术家固穷,我俩下定决心,默默准备攒够钱,方便她以后落魄时啃老,只要孩子真心热爱,我们家长吃点苦头算不得什么。
我打听到有个美术老师教得不错,打算给她送去。一开始她特别高兴:太好了,我最喜欢画画了。但一听说上课时间是中午,吃午饭要推迟一个小时,就断然不肯去上课了:不行不行,会耽误我吃午饭的。
我有点难以相信:为了你的理想,晚点吃饭都不行?她都快急哭了,“我是喜欢画画,但是我最爱的事情就是吃饭。”
这简直就是《笑林广记》那个请客吃饭笑话的翻版。
主人问:你不是说豆腐就是你的命,今日为何不吃?
那人答:“我一见了鱼肉,性命都不要了。”
从那之后,她的理想标准一降再降,从殿堂级的莫奈,变成了街头艺术家,又变成了热心快肠的社区美术老师。
昨天她特别认真地问我:妈妈,有没有什么工作,每天只用吃的?
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里写过一个故事:
老师有一次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
三毛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捡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
老师看了极为生气,觉得她毫无追求,罚她重写。
于是她又写了一篇:“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小贩,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顺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里,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
作家三毛已是上一代中国人里最佛的代表,可她的佛系里,依然透着苦求和执着。
生活太安逸,不用我费力
如今都说90后佛系,我看大概是没见过佛系的都市10后,那是真的无欲无求,与世无争——因为他们根本不用求,无边无际的好东西自动会涌到面前。
生在物资极度发达的时代,所有的愿望都能轻易被满足;
他们没吃过苦,生来好命,没有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迫切感;
上一代已替他们完成了阶级跃升,对孩子唯一的企盼仅仅是不要滑落而已。
所以,当我们像当年努力自推一样推娃的时候,忽然发现不奏效了,着急上火的永远是家长,慢悠悠的永远是孩子——
我们哪是孩子登高望远的防坠网,一个个都是力大无穷的垫脚石,肩挑背扛也把他们送上下一个台阶,我们前进的欲望如此强烈,孩子们顺水推舟即可,还有什么逆水行舟的必要?
父母越努力,孩子越佛系,我猜到了开头,竟没猜到这结局。
桑桑姐,笔尖锋利,内心柔软,在正确与有趣之间,选择后者。个人公众号:腰线(yaoxian6)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