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会将于3月11日开启。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同2020、2021年一样,为有效防控疫情,今年的记者会仍将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这将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的第五次总理记者会,亦是李克强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的第十次总理记者会。
澎湃新闻梳理近四年的总理记者会发现,2018年至2021年,李克强共回答了56个问题,每一场的首个提问都留给了外媒记者,经济、外交、民生是每场必答题,而“经济”一词无论在问还是答的环节都是最高频的关键词。
四年总理记者会答中外记者56问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再次当选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携四位副总理亮相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十三届全国人大的总理记者会就此开启。
这场2个多小时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回答了中外记者的16个问题。随后的三年里,他曾在2019年记者会上回答了17个问题,创下近四年问答数量之最,还在2020年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开创视频问答先河。
四年间,他共回答了56个问题。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问题有25个来自境内媒体,8个来自港澳台媒体,另外23个来自国外媒体。问题内容涉及经济、外交、两岸关系、民生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相关问题也是每年总理记者会上的必答题。
比如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总理回答了有关中国经济形势、减税降费、朝鲜半岛局势、中美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两岸关系、就业、中欧关系、医疗、对外开放、中俄关系、共享经济、国内消费、中日关系等17个问题。
去年的11个提问,则是关于就业质量和收入、新冠肺炎疫情溯源、宏观政策、门诊费用异地报销、香港选举制度、科技创新、中美关系、助企纾困、两岸关系、改善民生、国内国际双循环等。
“经济”是最高频关键词
对近四年的总理记者会问答内容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与经济有关的问题,占中外记者提问的比重最高,且全程贯穿其中。
比如2020年,因为疫情缘故,总理记者会在这一年首开视频问答的先河,时间和提问较以往都有所减少。来自中外记者的11个问题中,绝大多数都与经济领域息息相关。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场不到2小时的记者会上,“经济”二字被提及了43次,系历年来最多。
不仅如此,首个提问也历来备受关注,近四年的总理记者会首问机会均留给了外媒,且每一个都与经济有关。
比如2018年,彭博社记者围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模式进行了提问;2019年,路透社记者的提问是关于中国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仍是路透社记者首问,问题是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未设定GDP目标;2021年,获得首个提问机会的美国消费者新闻和商业频道记者则关注到了疫情以来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的问题,这不仅关乎宏观经济,也关乎民生。
既有专业解读,又擅引经据典
对于这些问题,李克强总理不仅从容直面,开诚布公地以相关数据加以回应,还纵深解读、擅用修辞,还时常引经据典。
比如2018年的记者会上,他在回答上述提问时就提到,“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
随后,他又在问答关于保护民营企业家这一问时引经据典, “要持续向社会发出信号: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的所有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有恒产者有恒心”即是“四书”之一《孟子》中的句子。
2019年,李克强谈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办法时又形容道,“所谓‘大水漫灌’,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时可能有效,但会带来后遗症,所以不可取。”
2020年,他又提到,“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作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
2021年,李克强则在回应中提到,“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
不仅如此,他还用“青山常在,就能生机盎然”来阐释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来回应民生关切。
即将在3月11日迎来第十次总理记者会的李克强,将带来哪些精彩,传递哪些信号,展现哪些态度,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