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双减”政策发布落地,“课后服务”成为教育界热词。推进课后服务,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家长解决子女放学后“接送难”“监管难”问题。但目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还存在服务内容形式单一、经费来源单一、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为此,民进中央建议,要进一步为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一是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给予学校课后服务内容上更多的自主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二是要强化课后服务资金保障,各级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加大对课后服务保障政策的支持力度,争取建立合理的学校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三是要健全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构建政府、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课后服务有机结合。四是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地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
此外,民建中央建议,要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学校课后服务供给调配平台,形成区域内统一的高质量、体系化的课后服务供给。
聚焦课后服务管理,全国政协委员姜军建议,完善外聘人员授课制度,鼓励学校积极引进个性化课程,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通过招募社会志愿者及外聘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弥补师资力量不足。
加强课后服务的资源建设和质量保障,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章义和建议,加强课后服务资源的引进整合,建立具备广泛适用性与培养专业性的校外资源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卫建议,要制定指导框架和实施指南,鼓励探索多元课后服务模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托专业研究机构,深入调研所在区域及学校课后服务需求,研制地方层面有关校内课后服务标准的总体框架,并综合考虑区域、校际和年级差异等因素,分类制定实施指南。
对于“双减”政策实施主体的教师而言,由于增加了课后服务、假期托管等任务,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使得教师开展教科研等活动的时间被大幅压缩,因此教师的权益保障势在必行。
对此,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加强教师培训,“建议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提高中小学师生比,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总量”。二是调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课后服务的经费充足,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得到有效激励”。三是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机制,包括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清单,明确校外机构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专业标准,建立准入机制,建立校外教育机构公共服务购买经费保障机制等。
民盟中央建议,要推出“课后服务清单”,将课后服务纳为教师考核、晋升的“加分项”。健全课后服务评价制度,完善课后服务监管体系,完善准入标准和监测机制。要建立以家长与学生满意度为主,第三方机构监测参与的评价机制,开发基于可感知指标的过程性评价工具。同时,建立评先评优奖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课后服务专项绩效工资分配和课程评优、淘汰退出的依据。
全国人大代表马恒燕建议,建议设立教师“课后服务经费”专项资金。财政部门优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方案,在绩效工资中设立“课后服务经费”专项资金,根据学生人数给学校拨款,确保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津补贴。教育部门应协同人事部门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参考。
中国教育报记者梁丹 董鲁皖龙 唐琪 焦以璇 任朝霞 李孜
综合中国报道
责任编辑:叶淞婷(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