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有著名的“三藩之乱”,然而“反清“的武装力量绝不仅仅是这些藩王,除了台湾的郑氏集团,蒙古察哈尔部,全国各地的前明支持者等,雄踞在西北、势力堪比“三藩”的王辅臣更是不可小觑,康熙和吴三桂都曾给他写亲笔信,他更服谁?
王辅臣是什么来头呢?王辅臣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一个大臣,他有一个绰号叫“西路马鹞子”。王辅臣威猛好战,外表也是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当时画像上的吕布形象相似,因此人们称他是“活吕布”。
王辅臣本姓李,出身贫寒,是佣人之子。明朝末年,兴起了很多农民军,王辅臣也去加入了,因为输了同行的姐夫的钱,姐夫愤而欲杀之,在房间内埋伏好弓箭,就等他一进来就射死他。
王辅臣在躲避中不慎将姐夫杀死了,他逃跑后几经辗转投身于当时到明朝驻守山西大同总兵姜瓖麾下。王辅臣在这里结识了王进朝,王进朝收他作义子,将他的姓氏改成王。
崇祯十七年,王辅臣随姜瓖降清。降清后,姜瓖等一些将领对满清的赏罚不公和区分对待不满,纷纷反正。王辅臣在这些战役中出力不少,他骁勇善战,曾在乱军中十荡十决,把阿济格麾下的八旗劲旅都打得避之不及。
多尔衮带兵亲自攻打了两次,都没能打败他,王辅臣因此声名大噪。王辅臣的武勇之名遍布京城,后来他投降了阿济格,阿济格也是十分欣赏他。
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帝任命他为御前一等侍卫,委以重任。过了几年,王辅臣作为侍卫跟随洪承畴去西南平定叛乱,洪承畴对王辅臣很有好感。
平西王吴三桂为了拉拢人才巩固自己的势力,向顺治帝请求王辅臣做自己的部下,令其做了援剿右镇总兵官。吴三桂十分喜欢这名悍勇之将,待他如子侄一样好。后来,王辅臣跟随吴三桂先平西南,后打缅甸,成功擒获了南明末帝朱由榔。
吴三桂侄子吴应麒在一次酒席上戏弄王辅臣,让王辅臣吃掉饭菜里的苍蝇,王辅臣说苍蝇有什么可怕的,我还敢吃权贵的脑子呢。结果不知道话怎么传变了,让吴三桂以为王辅臣要除掉他,吴三桂便特意让人去告诉王辅臣不要拿他开玩笑。
王辅臣感到愤怒不已,就想办法离开了吴三桂。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疏通关系去了平凉,任提督一职。吴三桂怜惜他路途遥远,还为他准备了丰厚的银钱做路费。
康熙也十分重视王辅臣,在他赴任前,将先祖皇帝留下的两只豹尾中的一只送给他以表重视和信任。有了皇帝威信的加持,王辅臣此时不再依附任何势力,成为了地位稳固掌握一方大权的要员。
三藩开始起兵时,吴三桂想到既可信任又能如虎添翼的人,非王辅臣莫属,于是亲笔写了一封秘密书信,让亲信汪士荣去送给王辅臣。王辅臣没有答应书信里的邀请,反而让儿子王吉贞把吴三桂的书信呈送给康熙,康熙因此赏赐了王辅臣儿子做了官。
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因为部下对康熙帝派来的大臣莫洛的安排感到不公平,王辅臣带领将士与莫洛统领的军队发生了冲突,结果这个叫莫洛的大臣在乱战之中不幸中箭身亡了,王辅臣将莫洛的兵将收编后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可能是考虑到莫洛是朝廷重臣,又受到皇帝的亲封来此督导军务,自己带兵杀死了莫洛,乃是死罪,不如干脆造反好了。他立即联系了吴三桂,表示自己想要加入吴三桂的阵营。
王辅臣以平凉为根据地,不断向周围扩张。很多地方的守军因为听闻王辅臣的威名直接放弃抵抗,投降归附。很快,吴三桂这边势如破竹,攻下了很多城池,一直打到兰州,又向陕西进发。
此时的康熙急宣王吉贞入朝,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让王吉贞带去劝说父亲停止作乱,信中提到朝廷保证不会降罪于他。同时令图海去陕西围堵王辅臣。围城多日后,平凉城里粮草断绝,军心不稳,民心动摇。
图海曾对王辅臣有恩,他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对王辅臣进行劝说,并保证康熙不会追究他的罪责。王辅臣见大势已去,又一次倒戈,再次降清。康熙言而有信,允许王辅臣他仍旧担任平凉提督,还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归顺后的王辅臣虽然没有被革职,但此时的康熙显然已经不再信任他,康熙命令图海和他一起镇守汉中。康熙二十年(1681年),这时候的三藩之乱已经平定的差不多了,清朝军队已经胜券在握,反清力量败局已定。
王辅臣此刻心中惴惴不安,他以反清起家,几次变节,投诚吴三桂又倒戈向清,背叛清朝再次反清,招安下又归顺清。古语云:“反复无常是小人也”,他十分惶恐康熙只是暂时安抚住他,等叛乱全部平定后,就会对他彻底清算。
可能是想到这里,王辅臣几次自杀,康熙还让图海看好他,不让他死。这更让王辅臣惶恐康熙是不是真的要等秋后算账,他决心一死了之。他将新娶的夫人暴打一顿逐出家门,与部下饮酒作乐,并且散尽家财,让属下们拿钱走人不要再回来。
到了晚上,王辅臣吩咐亲信用桑皮纸蒙住他的脸使他窒息死去,并且交代亲信就说自己是生病突然身亡的。睡前,王辅臣饮下毒酒身亡。
王辅臣死亡的消息传来,康熙沉默了。不过到最后,康熙没有处置王辅臣的家人和曾经的部下,只是罢免了王吉贞的官。
要论能力,王辅臣绝对称得上是个将才,虽然他反复无常,但是跟的几位“领导”,都对他的才干十分赏识,这说明他本身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而他自己不知更服谁呢?是康熙还是吴三桂?
这样一个小人物,因自己的才能乘运而上,风云一时,但终究逃不开皇权政治的宿命。事实上王辅臣的惶恐并非多余,靖南王的下场也印证了他的担忧。他选择服毒自尽是给自己一个体面的结束,也是用以死谢罪乞求康熙不要牵连他的家人。这样的一生可悲又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