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最火”建议莫过于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副主任甘华田提出的《取消中考,实行十年义务教育》。一时间,这条内容便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其中有表示非常支持这项建议的,认为缓解了家长焦虑,孩子也不用被过早分流,并且希望能早日实施,当然,也有部分网友表示不认同这项建议,认为这项建议对已经参加中考的孩子不公平,而且缓解不了焦虑,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01
正方
其实甘田华代表并不是第一个提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的人,之前,部分学者大咖曾分享过关于普职分流的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行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
初中分流不利于青春期孩子成长
据人民政协报澎湃号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卢晓光表示,职业教育分流延至高中以后,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技术工人。卢晓光说,高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初中毕业即分流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基础学科教育不足,较难进一步提高技能,不能满足国家战略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行业的需要。从孩子自身成长来说,初中分流也不利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发展。
卢晓光认为应该“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在普通高中按年级分流,分段实施职业教育。”他建议在高二全部基础学科已经结业并会考之后,分流为普通班和职业班,按不同教育方案,充分发掘培养孩子的潜能和一技之长,让普通高中后的教育分流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给孩子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中考焦虑”远远大于“高考焦虑”
全国人大代表牛三平认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需要考虑当前国情。中国所有家长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憧憬孩子上大学,中国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还处于一个扭转的过程。为了避免初中毕业就被绑定读职高,家长的‘中考焦虑’远远大于‘高考焦虑’。”
缓解焦虑,防止“内卷”
针对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普高分流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从我国产业人才实际需求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实际出发,建议稳步提升普通高中入学率,通过3~5年的时间将普通高中入学率由2020年的约53%提升至80%,形成“以学历教育为根基”的产业基础人才池,不仅满足现代产业对技术工人的更高要求,也能直接减少家长对子女升学的焦虑,防止“内卷”。
家长呼声
在这条内容的评论里面,有很多的家长对这项建议表示非常认同,认为缓解了教育焦虑,而且孩子不会被过早的分流;
02
反方
既然有人支持这项建议,那么肯定就有反对的声音,比如有业内人士认为“取消中考”是“看错病”,“抓错药”,取消中考分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焦虑的问题;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焦虑问题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出发点虽然好,但显然看错了病,抓错了药。取消中考,包括取消中考分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焦虑的问题。
陈志文说道:“教育焦虑来自哪里?是中、高考造成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人,招生人数1001万人,全国平均录取比例93%。黑龙江理科本科线280分,其他很多省本科线最低也仅有300分出头;在高考报名人数第二高的广东,专科最后录取线是100分,如果剔除赋分的起评分30,实际等于40分。剔除先天智力偏差的同学,满分750分的情况下,想低于40分是有难度的,一般人恐怕也做不到。
专科分数线低至如此,不仅仅是广东,在全国也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考不上大学在当今的中国已经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高考带来的焦虑就不存在了吗?竞争就不激烈了吗?
竞争仍然很激烈,家长考生仍然很焦虑,因为在人人都能上大学的今天,水涨船高,大家都想上更好的,比如本科,要上211、985,双一流,上清华北大。为什么?因为社会评价如此,用人单位就是这样选拔人的。在人人都能上大学的今天,用人单位更关注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同理,取消中考,包括取消中考分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焦虑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去年全国中考的升学率是92%,和高考基本一致。其中65%上了普高,35%上了职高。严格的5:5分流,十余年来根本就没有实现过,无论在哪个省。事实上普高占比在过去一年显著提升,但大家反而更焦虑了。
大量的教育问题,本质是社会问题,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投射,反过来也制约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中国教育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
因此,我们一定要有系统思维,跳出教育看教育。不能奢望通过教育改革去调整社会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解决不了相关的教育问题,更容易破坏教育系统自身形成的平衡,带来更复杂的危害,最后只是折腾教育,折腾老师、家长与学生。
当然,教育也不是坐等,也需要尽可能积极回应这些焦虑,采取措施化解,降低这些焦虑,但绝不是简单靠取消中考,取消高考,人人都上大学,甚至好大学,期望通过教育的大同来解决教育焦虑,实则是社会焦虑,社会竞争。教育改革,解决不了社会问题,任何试图用教育改革调整社会问题的改革,往往搞乱的是教育。
分流≠淘汰
教育学者沈乾若就针对姚洋教授的说法撰文提出不同看法。沈乾若认为:“‘18 岁之前的教育不应该是淘汰赛’?恰当的说法应当是‘分流’,而非‘淘汰’。
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是人成长从一体到分化的过程,最后进入不同的行业和职业。而中学正是分化的时期。初中时,孩子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潜力特长,有些对于职业前程产生了想法。高中阶段,部分孩子准备升读大学;另一部分对学术无甚兴趣,而向往某种职业或技能。
其他孩子也在探索和发现自身潜质兴趣的过程之中。这是孩子自然而然的成长。中等教育在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要提供机会,引领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己;也要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为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
家长呼声
教育部: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中考分流,教育部前段时间曾经回复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认为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介绍2022年工作重点时指出,今年将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推进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择。
近期在地方“两会”上有一些代表和委员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引发了很多关注。在新闻发布会上,陈子季表示,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对此,您怎么看?
编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部分素材参考自陈志文观察、人民政协报、澎湃新闻、网络等;“京城教育圈”进行内容补充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烦请直接联系编辑处理(编辑微信号:jcjyq010)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