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提出了多项关于老年人政策的建议。她建议,将我国老年人的起始年龄界定为65岁,并调整相关政策。
提升老年人起始年龄更符合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现实
“我认为,以65岁作为老年人起始年龄更符合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普遍延长的现实,而且这也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孙洁说,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进入老年型社会的标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
孙洁解释,国际上老年人年龄界定的主要依据为平均预期寿命,而全球老年人年龄界定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在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一书,开始使用65岁为计算老年人的起点;另一个是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推荐的60岁。在中国,1964年第一届全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规定60岁为老年期;1981年第二届会议又建议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年龄,但迄今尚未得到认可。
她认为,提高老年人年龄界定有其必要性。“很多60多岁的人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应当成为我国巨大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不仅可以减少财政开支,还能为社会增创财富。”孙洁说。
建议建立“时间银行”机制,推进互助养老
对于将我国老年人的起始年龄界定为65岁的相关政策,孙洁建议,建立专门机构和“时间银行”机制,对老年劳动力资源进行跟踪调查、统计和“时间银行”管理,推进老年人互助养老。建立老年人档案,掌握老年劳动力需求信息,疏通老年劳动力供求渠道,组织协调聘用离退休人员的工作,通过低龄、活力、健康老人帮扶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地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社会活动,以提高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度。
同时,可适时制订老年劳动政策,包括老年劳动者就业、工资福利、工作日制、退休金制等内容。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