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朝,皇帝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的魄力,让明朝的最高统治者别有一番气概。自太祖朱元璋起,历经建文帝和永乐帝之后,明朝进入最鼎盛的“仁宣之治”。作为朱棣儿子的明仁宗朱高炽、孙子明宣宗朱瞻基,两代人用11年打造出明初最大的盛世。
太子监国,子承父志
说起明仁宗朱高炽,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明成祖朱棣。当年仍是燕王的朱棣,从北平府起兵造反,一句“清君侧”开启艰难的帝王梦。为对抗朝廷的大军,朱棣率精锐出征山海关和大宁,只留长子朱高炽带万余人镇守燕王府。朝廷足足有五十万大军,将朱高炽率领的万余人围困。力量悬殊、生死攸关,朱高炽顽强地完成北平保卫战。
然而,或许是天生肥胖,行动不便;也许是操劳国事,用心过度,朱高炽的身体一直不好。倒是他的二弟和三弟,常年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朱棣在情感上更加偏爱两个弟弟。甚至一度有传言,“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战战兢兢,惶惶度日的皇长子朱高炽,终于在公元1404年被立为皇太子。
得到父亲肯定的朱高炽,仍然要小心翼翼地工作,因为他不仅要面对永乐皇帝的严苛,还要时刻提防两位弟弟对皇位的觊觎。一生征战的朱棣,常常就把国家大事扔给朱高炽,太子监国二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在了第五次亲征蒙古的路上,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这一年,朱高炽已经47岁,在古代中国已经是年近老者。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的朱高炽,继位的第二年就油尽灯枯,暴毙宫中。即便如此,朱高炽仍在最大限度地纠正着父亲的政策。他宽以待人、选贤任能;减免赋税,大兴科举。可惜天不假人,病榻之上的朱高炽,弥留之际仍不忘叮嘱儿子朱瞻基,要努力做一代圣君。
政治清明,仁者爱民
公元1425年,已经当了14年皇长孙的朱瞻基,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帝国的权杖。这一刻,他的脑海里是否浮现出与爷爷一同北伐蒙古的场景?秋风瑟瑟,战马长啸,少年朱瞻基与皇爷爷合兵一处,直捣蒙古老巢。只是,现在的他来不及悲伤,从皇长孙到皇太子,从皇太子到皇帝,朱瞻基要做的是胸怀天下。
其实,朱瞻基最应该感谢的是他的父亲朱高炽。虽然明仁宗只在位一年,但是他给儿子留下了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内阁学士“三杨”: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三杨保住了政治上的底线,明仁宗与明宣宗的个人品格,又提升了整个盛世的层次。中央决策层的高效,为接下来的施政铺平了道路。
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都奉行严苛的刑罚,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迅速整肃官场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却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到了明仁宗时期,素以宽以待人著称的朱高炽,主张废除严刑峻法,慎重使用司法。与此同时,明宣宗还主张礼仪教化,将封建传统道德与法律相结合。
减轻刑罚,并不意味着简单放纵。对于贪官污吏,仍然是坚决打击;对于官员的管理,也是要严格考察的。两位皇帝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对于臣子,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明仁宗时期,朝臣各抒己见,皇帝择善而从,君臣之谊传为历史的佳话。明宣宗也时常以汉文帝和唐太宗自居,鼓励群臣提出谏言。
二、平定叛乱,休养生息
自古帝王多无情,明仁宗与明宣宗却能罕见地打破,给世人留下了一段温情。早在皇子时期,身为弟弟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就暗中勾结,觊觎皇位已久。他们在靖难之役时有军功,围绕在其周围的多是武将集团,即便已经立储无望,仍然在做着各种破坏活动。诬告太子、僭越礼制、甚至拒绝被分封为藩王。
面对两个弟弟的不轨行为,为人宽厚的朱高炽不仅没有以牙还牙,还多次向皇帝求情赦免。然而,朱高炽的宽仁,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的造反。等到朱瞻基继位,身为汉王的朱高煦竟然要谋杀皇帝,血气方刚的朱瞻基,在平定叔叔的叛乱后,直接让屡教不改的朱高煦,体验了一把被炙死在铜缸内的感觉。
对自己叔叔残忍的朱瞻基,却是个与民生息的好皇帝。他劝课农桑,了解民间疾苦;主张节俭,积极赈灾救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恤民情的仁宣二宗,虽然坐皇宫九重,却常常思田里三农。厉行节俭的明仁宗停止皇家采办珠宝,同时叫停的还有耗资巨大的郑和下西洋。不好大喜功,关注苍生疾苦。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明仁宗宽待流民、开放山泽,明宣宗大兴水利,指导生产。“农之于田,春则耕,夏则耘,秋而熟则获。”在这首《耕夫记》中,体现了一国之君对农事的重视。农业发展,又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整个帝国都出现蒸蒸日上的景象。明宣宗与父亲明仁宗,创造了属于明朝治世的“仁宣之治”。
后记
纵观中国历史,人们对仁宣之治的评价很高,把它和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相媲美。明仁宗朱高炽与明宣宗朱瞻基,与民为善、休养生息,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唯一可惜的是。两个人的在位时间实在短暂,总共只有十一年,却为大明王朝又延续了两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