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山西之行,总会让我领略到中国古建筑的魅力,尤其是那些与众不同的古迹更是惊喜满满,为我们展示了国之重器。比如介休旅行的时候,藏在介休博物馆旁的一座庙宇就是其中最独特的一个古建筑。
为什么说它独特呢?其一这座庙宇中可以看到介休本土制作的精美琉璃装饰品,展示着介休工艺的魅力;其二这个庙宇虽然不够太古老,仅仅只是清代建筑,但它却是中国唯一保存下来的祆教建筑。
相信说祆教的话,很多人或许很是陌生,但其实它的另一个称呼或许很多人会印象深刻,另一个称号就是拜火教,这是一种起源于古波斯地区的宗教,为世界五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认为火是阿胡拉玛兹达的儿子,寓意可以给人带来光明。
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祆教开始传入中国境内,尤其是到了唐代的时候东西方交往的密切,随着一批批的波斯商人到来祆教也逐渐在中国流传,到了唐武宗灭佛的时候,祆教也随着慢慢淡出中国的舞台。
虽说淡出中国舞台,但也似有似无地存在于民间,比如介休的祆神楼就是祆教衰败之后的遗存。据介休祆神楼内的《重修三结义庙碑记》碑文记录,可以了解到该庙为北宋宰相文彦博出资修建的祆教庙宇,目的是为了报答白猿的恩情。
不过在明代的时候,祆教再度受到打压,这座庙宇差点被拆除,幸运的是当时介休县令王崇正将正殿内的主像更换为刘、张、关三兄弟,最终才得以保留。
遗憾的是躲过了拆除的命运,却没有躲过大火的侵袭,在清朝顺治年间这座庙堂毁于火灾,600多年的三结义庙和祆神楼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中。如今我们看到的祆神楼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后的规模,300多年的岁月依然算是宝贵的遗存。
祆神楼作为文保单位大部分时间都不开放,因此不能进入欣赏其他殿堂,好在航拍可以看到整体的规模,现存祆神庙包含了祆神楼、大殿以及献亭,全部是火灾之后在清代康熙年间重修的建筑,重点关注最前面的祆神楼。
这是一座集合了山门、戏楼、过街楼三重作用的清代建筑,其实清代建筑在山西境内可谓是比比皆是,能够在众多古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顶流古建筑(全国文保单位),相信就是它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保存的一处祆教建筑。
祆神楼为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三重檐歇山顶建筑,从南侧看的话可以看出其呈“凸”字形,总深度20米。往后一点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乐楼,组合再一起很是壮观。
细细看的话,祆神楼每层之间都铺设有瓦和瓦件脊饰,均为介休当地制作的黄绿蓝三色琉璃制品。可以说介休的琉璃工艺非常出众,故宫的琉璃装饰品烧制师傅有不少均来自介休境内,因此祆神楼中的屋顶上琉璃制品,鸱吻、神兽同样非常精美。
祆神楼的藻井部分还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八卦图案和构建,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如果你还够仔细的话,在祆神楼的木制斗拱和雀替间还可以看到一些牧羊犬、神牛、大象等异域风情的图案。
在以往山西古建筑旅行中,这些神兽并不寻常,可见介休祆神楼的确是与众不同的存在着,因此即便是清代的建筑,它同样是人文古迹旅行爱好者惊喜之地。(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