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怎样给诸葛亮打品牌的
中国古代文人,个个爱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实现了他们的功名梦想,受知于人,受任于人,治国带兵,抚民伐敌。
实现了他们的人格梦想,赤心忠胆,鞠躬尽瘁,两朝开济,英雄坠泪。
但诸葛亮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况且诸葛亮也不是文人,于是,只好写诗凭吊,寄托情怀,把自己幻想成诸葛亮。
在这些文人当中,凭吊诸葛亮上热搜第一的,肯定是杜甫。
谁要哼几句纪念诸葛亮的诗,那肯定绕不开杜甫,随不冷丁地就是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为什么杜甫的诗搜索度最高?不妨从文案策划的角度来看。
杜甫的策划,比别人高出一着的地方在于:他对诸葛亮的宣传,不停留在已有的定论上,而是对宣传对象做新的刻画,做品质上的提升。
首先,把诸葛亮提升到同类人物的最高位置。
三国英雄谁最高?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各有各的厉害,各有各的高明。
杜甫不管这些争议分歧,要做粉丝就做铁粉,是铁粉,是真爱,就得把偶像捧到最高:
功盖三分国。
诸葛亮就是最高,他的功劳就是盖过三国群雄,怎么着,不服来战?
这句话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可以商量,然而从诗歌的角度,从铁粉的角度,没得商量,先给偶像占个高地再说。
就这么着,高度上去了。
杜甫觉得高过三国群雄还不行,还得更高一点,高到哪里去?难道是地表最强?地表最强不算啥,应该是宇宙最强,“诸葛大名垂宇宙”。
不光是一时宇宙最强,还要经得起考验,永远都是我的阿明哥最强,万古最强,“万古云霄一羽毛”。万古以来,历史的天空上,云霄之上,飞翔着一只骄傲的大鸟,傲视一切,他,就是诸葛亮。
当然,宇宙本身的意思,就有空间和时间的意思。
接下里,说干货。品牌再好,总得有干货。
干货来了。
名成八阵图。
诸葛亮的大名不是吹吹就行的,他是有干货的,干货就是大名鼎鼎的八阵图,也就是传说的八卦阵。
要挖掘人物的亮点,不能停留在大家最熟知的一面,而是要挖掘最神奇的一面,再加以塑造提升。八阵图就是这个好素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没有什么新奇,只有八阵图这种克敌制胜的法宝,这种军事上的神秘武器,最能唤起受众的好奇心。
八阵图,史书有载,民间有传,但没有当做诸葛亮的代言产品,杜甫一下就把这个宝贝提升到功盖三分国的地步,塑造成了杜甫的拳头产品。
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确实让人感动,但是不传奇,不好看,一旦八卦阵摆出来,效果就不同,那些喜欢传奇,喜欢玄幻的朋友,就对诸葛亮感兴趣了,这等于壮大了诸葛亮的粉丝圈啊。
确实,自从杜甫的诗歌宣传之后,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更高了。
还有一种宣传手法,就是对已有的历史事实,换一种说法。
诸葛亮是一位殉职典范,为了工作呕心沥血,最后死而后已,这个说法不新鲜了,想要它更感人,得换个说法。
于是来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实,这两句荡气回肠的诗,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同一个意思,为什么却收到不同的效果呢?
就在于这两句诗讲因工作操劳过度而去世,改成了英雄叱咤风云之际去世,气氛不同了,场面不同了,体验当然也就不同了。
试想一下,在办公室死,和在战场前线而死,哪个更有英雄气?哪个更有现场感?
在这个渲染气氛十足的基础上,来一句英雄落泪,悲壮的氛围更饱满。
能使英雄痛哭的,当然是英雄,英雄中的英雄。
而且,这句诗还增加了代入感,英雄哭诸葛亮,你看了诗歌也哭了,那么你也是英雄。
让受众有代入感,有满足感,受众都把自己当成了英雄,甚至当成了诸葛亮,这样的诗谁不喜欢?
杜甫对诸葛亮品牌策划的成功之处就在于:
敢于定论,再作塑造,加强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