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五年(1135)初,北宋王朝的苦主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挂了,大金国为了继承人的问题乱成了一锅粥。
最后,在各方女真大佬的博弈下,不到十五岁的完颜合剌登上了大金皇帝的宝座位,是为金熙宗。
一直密切关注金朝动向的右丞相张浚觉得,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迅速召集幕僚,制定了一个非常棒的作战计划。
第二年的初春,在得到最高领导人的首肯后,张浚亲自前往镇江的都督府,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
在会上,张浚先生抛出了他酝酿已久的作战计划:
岳飞从襄阳北上,向西京洛阳进军;韩世忠则从淮东出发,一路向北;刘光世、张俊二人的军队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韩世忠和岳飞。
会议结束后,张浚分别找来韩世忠和岳飞,做最后的动员。
对这两个人,张总指挥是非常看重的,认为他们都是可以办大事的人(《朱文公文集》卷九五上记载道:浚“于诸将中每称世忠之忠勇,飞之沉鸷,可以倚办大事。"),值得信赖。
看起来张浚先生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张俊和刘光世虽然后来也名列中兴四将,但成色有些不足,尤其是刘光世,比韩、岳二人差太多了。
此前岳飞刚刚收复了襄阳六郡,风头正劲。
张浚特意对此提出了表扬,希望他再接再厉,在收复中原的战场上勇立新功。
最后,他拍着岳飞的肩膀,满怀激情地说道:
“此君之素志也,勉之!”
在前线布置停当后,张浚立即赶回了临安,劝说赵构御驾亲征。
他告诉高宗,目前在朝廷手里的地盘,建康(南京)是最重要的。
如果皇帝移驾建康,身在前线,必然常怀警惕,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而临安僻居一隅,很容易丧失进取之心。
最后,张浚又加了这一句。
正是这一句,彻底打动了赵构,他说:
“主上在临安,不足以号召远近。”
这话的意思是,你呆在这里,离前线太远,不好号召全国军民共同抗敌。
实事求是地讲,赵构最初还是很有一番雄心的。他大胆提拔和使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又把张浚这个铁杆主战派放到了最高军事首长的位置,绝不仅仅是为了自保。
只不过后来,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赵构意识到自己本钱不够,只能采取守势。
应该说,赵构桐子的这个定位还是比较靠谱的。这里面既有自身能力的问题,也有用人不当的问题。
但这是后话了,至少在那个时候,赵构还没有彻底躺平。
所以,他最终同意张浚的建议。
刚刚调回朝廷不久的秦桧听说高宗要上“前线”,立即毛遂自荐,要求跟随皇帝一起去建康。
他表示,自己在敌国多年,比较了解对手的套路(“敌国诡计,稍知一二“),可以给皇帝陛下做参谋。
秦桧此举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希望能够在高宗的身边,以便左右他的决策。
可惜,高宗拒绝了他的请求。
赵构并不糊涂,知道秦桧是主和派,自己此去是要主持北伐,带上这货岂不是会伤了士气?
绍兴六年的二月,韩世忠按计划整军渡过长江,直取伪齐的淮阳。此时西线的岳飞却没有动,岳家军兵出襄阳,还要等到半年之后。
两军齐发变成了韩世忠孤军作战,宋军的北伐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收到韩世忠进兵淮阳的消息后,刘豫布置好了一个口袋,单等宋军来钻。
不久之后,韩世忠真的如他所愿,在淮阳城下陷入了伪齐和女真军队(人数不会太多)的合围。
很多时候,两军大战,决定胜败的并不是战术,而是军队的素质。
比如同样是破釜沉舟,有人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人却被赶下河里一败涂地。
刘豫围住了韩世忠,在战术层面上当然是占尽了上风。不过可惜,他的对手是南宋的王牌部队之一,可不是轻易就能吃掉的。
陷入重围的韩世忠指挥若定,很快就率领大军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围而出(“为贼所围,奋戈一跃,溃围而出,不遗一镞”)。
紧接着,韩世忠又反戈一击,一举击溃了淮阳外围的齐军,反过来包围了淮阳城。
刘豫连忙向金国告急。
韩世忠也飞书张俊、刘光世,告诉他们决战的时候到了,请两位爷赶快带领预备部队前来助战。
不久之后,金兀术和刘豫的侄儿刘猊各自率领一队人马杀到了淮阳。
而韩世忠这边,却只等来了两封书信。
刘光世和张俊都说:
“我们这边另有军情,没办法派兵给你了”
势单力薄的韩世忠搞不定金兀术和刘豫的联军,只好引军撤退,东路的北伐自此草草收场。
同年八月,岳飞从西线进兵,一路势如破竹。
牛皋攻克镇汝军(今河南鲁山县);
杨再兴攻克顺州(今河南嵩县西南)、长水县(今河南洛宁县西);
王贵收复虢州(今河南灵宝市)、商州(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两州。
此后岳飞也重复了韩世忠的窘境,孤军北伐,没有协同,也没有后援,很快也无力继续挺进,只能后撤了。
张浚总指挥雄心勃勃的北伐大计,自此化作了泡影。
回过来看,此次北伐之败,首先在于东西两线时间上错开了,没有形成合力。
那么,岳飞为什么不按照计划,与韩世忠配合作战呢?
原因是他的母亲在那一年的三月去世了,岳飞给朝廷上了一个折子,不等回复就自己跑到庐山守孝去了。
岳飞此举确实任性了些,但人家的理由好歹是说得过去的。后来,在西线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东线的三大名将按兵不动,错失了良机,却连一个解释都没有。
赵构桐子和张浚先生的指挥协调,几乎看不到半点作用。
很多人因此批评张浚志大才疏,不是当军事统帅的料。
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应该看到,不管是赵构还是张浚,那个时候其实都不太能驾驭得了四大将。
南宋初期的军队,一大半都接近私人军队的性质,比如什么刘家军、岳家军,朝廷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赵构桐子要调他们,经常都只能用商量的口吻。
就连岳飞这样一心北伐的人,有时候也照样不甩朝廷。
比如后来他丢下大军二上庐山,从岳飞的角度来看当然理由充分,但从皇帝和朝廷的角度来看,就是不听招呼嘛。
张浚、刘光世不听从指挥的事儿就更多了。
比如韩世忠给张俊、刘光世求援,肯定是抄送给了张总指挥的,张浚也确实做了工作。
但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一句“另有军情”就推脱了。
这也是后来赵构一心求和,腾出手来收拢军权的原因之一。